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度将全球税收改革推向风口浪尖。作为房地产大亨出身的政治人物,其领导的政府宣布退出一项旨在规范跨国企业征税规则的国际协议,并威胁对向美国科技巨头加征数字税的国家实施关税报复。这一举措不仅搁置了全球最低企业税与富豪税的进程,更激化了美欧等盟友间持续多年的税收争端。

退出跨国企业征税协议:美欧数字税博弈升级

1. 特朗普政府的 “美国优先” 策略

根据法新社报道,特朗普于 2 月 21 日签署备忘录,宣称将对所谓 “歧视性、不成比例” 征收数字服务税的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包括加征关税等手段。此举直接指向欧盟、英国、法国等已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税的经济体。这些国家指控亚马逊、谷歌、Meta 等美国科技巨头通过 “爱尔兰 – 荷兰 – 百慕大” 等避税架构,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地区,每年逃避数十亿欧元税款。

2. 美欧争端的历史经纬

早在 2019 年,法国率先对全球营收超 7.5 亿欧元、在法数字服务收入超 2500 万欧元的企业征收 3% 数字税,当年为法国创收 7.8 亿欧元(约 39 亿令吉)。特朗普政府随即威胁对法国香槟、奶酪等产品加征 100% 关税,迫使法国暂时搁置计划。此后,意大利、西班牙等 7 国跟进数字税,欧盟更威胁若全球谈判破裂,将推出统一数字税方案回应美国的 20% 关税威胁。

3. 全球最低企业税的困境

2021 年由 OECD 推动的全球企业税改革包含两大支柱:

  • 支柱一:要求跨国企业在利润产生地(如用户所在国)补足税差,重点针对科技巨头;
  • 支柱二:设立 15% 全球最低企业税,目前 60 多个经济体已采纳,包括欧盟、日本、加拿大等。
    但特朗普政府以 “损害美国企业竞争力” 为由,拒绝支持支柱一,并要求重新谈判支柱二的适用范围,导致 140 国达成的协议陷入停滞。

富豪税计划遇挫:特朗普的 “阶级立场” 凸显

1. G20 富豪税倡议的流产

担任 2023 年 G20 轮值主席国的巴西曾提议,对全球净资产超 10 亿美元的富豪征收 2% 最低税,预计每年可筹集 2500 亿美元(约 1.1 万亿令吉)。这一计划得到法国、南非等国支持,却遭美国历届政府冷遇 —— 特朗普本人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其政策历来以减税为核心,曾推动 2017 年《减税与就业法案》,将企业税从 35% 降至 21%。

2. 美国富豪的 “避税天堂”

数据显示,美国拥有全球近 1/3 的亿万富翁(735 人),财富总额超 4 万亿美元。特朗普政府不仅反对富豪税,还通过放宽遗产税、资本利得税等政策,为高净值人群减税。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巴黎研讨会上批评称:”当美国拒绝改革,全球财富再分配就失去了引擎。历史证明,大国必须率先行动,才能形成国际标准。”

全球税收治理的 “碎片化” 危机

1. 单边主义冲击多边框架

特朗普的 “退群毁约” 延续了其一贯的单边主义风格。继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伊核协议后,全球税收改革成为其又一 “牺牲品”。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警告:”若美国继续阻挠,各国将被迫采取单边措施,导致国际税收秩序碎片化。”

2. 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损

对于依赖数字经济税收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美国的阻挠意味着每年数十亿税收流失。以印度为例,其 2020 年实施的 “均衡税” 对非居民企业数字服务收入征收 2% 税,预计年增收超 10 亿美元,但面临美国 301 调查威胁。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全球最低企业税若全面实施,发展中国家每年可增加约 500 亿美元税收,用于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

专家警示:改革需 “去美国化” 突破

皮凯蒂等学者呼吁,欧盟、金砖国家等应绕过美国推进区域税收合作。例如,欧盟可加快落实 “数字市场法案” 与 “数字服务法”,对科技巨头实施利润分配新规;金砖国家可探索统一的数字税与富豪税框架。”当霸权国家成为改革阻力,多边主义就需要新的支点。” 皮凯蒂强调,”征税权是国家主权的核心,不能让少数经济体的私利绑架全球正义。”

特朗普政府对全球税收改革的破坏,本质是全球化退潮与民粹主义崛起的缩影。在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今天,如何重构公平的国际税收秩序,或许需要超越传统大国主导的治理模式,在多边框架中注入更多新兴经济体的声音。毕竟,当跨国资本与超级富豪的避税网络遍布全球,任何国家的单边主义都终将沦为 “以邻为壑” 的零和游戏。编辑分享

上一则新闻爆红男星猝逝 家人证实死讯
下一侧新闻从买家角度思考 发展商须讲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