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部城市密拉特近日发生一起罕见医学案例:35 岁男子因排尿困难、持续发烧就医,住院次日竟从尿袋中排出一条长约 30 公分的血红色活虫。这一离奇事件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发医学界对寄生虫感染途径的广泛讨论。
诡异病症:排尿危机背后的 “体内异物”
据患者主治医生透露,男子入院时已 48 小时无法自主排尿,伴随 39℃高烧及肾区叩击痛。影像学检查显示其双侧输尿管扩张,初步诊断为 “尿路感染合并急性尿潴留”。在紧急实施导尿术后,医护人员为其留置尿管并注射广谱抗生素。
“当晚他的尿量正常,但第二天早上,患者突然惊呼尿袋里有蠕动的物体。” 值班护士回忆称,透明尿袋中赫然可见一条暗红色带状生物,长度超过成年男性手掌,正通过尿管末端缓缓蠕动。在场医护人员立即采集标本送检,同时对患者进行紧急泌尿造影。
30 公分 “肾虫” 真身:医学记录中的罕见寄生虫
实验室检测结果令人震惊:这条活虫竟是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一种能在人体内寄生繁殖的大型线虫,成虫最长可达 60 公分。这种寄生虫主要通过饮用被污染的生水感染,幼虫在胃内孵化后穿透肠壁,经血液循环进入泌尿系统寄生。
“近 20 年印度已极少报告麦地那龙线虫病例,尤其在城市地区。” 密拉特医学院寄生虫学专家 Dr. Sharma 表示,”该患者尿袋中排出的雌虫处于繁殖期,体表附着的血丝实为子宫内的数万条幼虫,这解释了其严重的感染症状。”
更令人担忧的是,超声检查显示患者右肾仍有疑似虫体阴影。”不排除存在多条成虫,需通过手术彻底清除。” 泌尿外科团队已制定开腹探查方案,这在印度现代医学史上极为罕见。
感染溯源:都市环境中的 “隐形风险”
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日常饮用小区自备井水,且住所附近有露天排水沟。检测显示其家中水源大肠杆菌超标 20 倍,并检出麦地那龙线虫幼虫。”这提示城市供水系统仍存在监管漏洞。” 当地公共卫生部门负责人承认,”尽管印度 2019 年宣布消灭麦地那龙线虫,但贫民窟和老旧社区的水源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事件曝光后,密拉特市政府紧急启动全市水质排查,同时为患者所在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寄生虫筛查。数据显示,印度近年虽将该病例控制在每年个位数,但乡村地区仍有散发病例,此次城市感染案例为公共卫生敲响警钟。
医学争议:导尿管为何成为 “虫体通道”
值得关注的是,麦地那龙线虫通常通过皮肤溃疡排出体外,而本例中虫体经尿道排出的情况在医学文献中仅有 5 例记载。”导尿管可能为虫体提供了异常排出路径。” 国际热带医学杂志编委 Dr. Patel 分析称,”虫体在输尿管内受抗生素刺激,试图通过尿道逃离,恰好被导尿管捕获。”
这一特殊病例已被提交至世界卫生组织(WHO)热带病数据库。WHO 发言人表示,将借此更新《寄生虫病诊疗指南》中关于 “异常排出途径” 的警示内容。
患者现状与社会反响
目前患者已接受驱虫治疗,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但仍需警惕肾功能损伤。其经历在社交媒体引发 “饮水安全” 热议,#CheckYourWater# 标签单日传播超百万次。印度网友纷纷晒出自家水质检测照片,部分视频显示自来水仍存在肉眼可见杂质。
“当我们以为寄生虫病是遥远的传说,它却藏在一杯水里。” 印度知名记者 Anita 在专栏中写道,”这个病例撕开了都市文明的假面 —— 在清洁水源尚未普及的国度,任何 ‘ 现代生活 ‘ 都可能暗藏原始威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媒介生物传播疾病呈抬头趋势。这场由一条 30 公分线虫引发的医疗事件,或许正是对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严厉提醒: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绝不能让 “喝上干净水” 成为奢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