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对中国挥下重税关税“铁锤”,意图打击“中国制造”,如今却似乎事与愿违,意外带动了中国电商平台在美国的火爆崛起,以及“反向代购”热潮,令不少网友调侃“历史的反转令人惊讶”。

近期,中国多个电商App如敦煌网(DHgate)、淘宝(Taobao)与Shein成功跻身美国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榜前列。据4月16日数据显示,在美国iOS电商类前五榜单中,中国平台占据三席,分别是敦煌网、淘宝和Shein,形成少见的“中系三强”格局,榜单前十也有多达五款中国应用上榜。

其中,B2B平台敦煌网在4月下载量飙升800%,每日吸引逾3000家美国批发商在线抢单,迅速成为北美最炙手可热的中国B2B电商平台“黑马”。

淘宝的表现同样亮眼,截至4月16日,其在美国下载量暴增逾300%,特别是服装与3C数码类店铺访问量增长近10倍。由于美国消费者发现即使加上运费和关税,许多中国制造产品在淘宝上购买仍然远比本土专柜价格便宜。

淘宝店主陈巧智表示,自4月12日起,其女装店“神狼大码”的海外订单猛增,许多店家甚至在店面页面用中英文贴出公告:“欢迎全球顾客光临小店。”

与此同时,一波“反向代购”热潮正在掀起。据统计,今年4月前半月,外国旅客特别是美国游客在华使用支付宝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0%,其中美国用户的消费激增达200%。不少美国游客表示,“算上机票,在中国买东西仍比在美国便宜”,加上240小时免签和离境退税政策,让“到中国买买买”成为跨境旅游新风尚。

他们在中国抢购的热门商品包括服装、鞋子、手机、扫地机器人等,而义乌、华强北和杭州四季青等地则成为外国游客的购物“圣地”。美国网红博主“lulu露露”就在社交平台表示,自己每次来中国都带空行李箱,“不是来旅游,是来代购的”。

中国电商平台的走红也与TikTok密不可分。一些TikTok博主教美国用户如何跳过高价品牌,直接从中国平台下单购买同款中国制造商品,不少西方奢侈品牌的产品,其实正是由中国工厂代工生产,价格却因品牌溢价翻了几倍。

面对贸易战的不确定性,敦煌网早在4月10日就发起“美国囤货促销”活动(Stock & Save Sale),有效提升在美市场渗透率,也带动其下载量短时间内暴涨800%。

淘宝的逆势增长则得益于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与灵活运营策略。即便面对高关税,其平台上的商品依旧比美国本地便宜30%至50%。许多消费者认为,淘宝的价格优势令其成为囤货首选平台。

据《文汇报》报道,从事外贸的岑小姐指出,一条出厂价5美元的紧身裤,在美国专柜可能卖到100美元;即便加上运费与245%的税率,消费者最终支付仅27美元,仍然划算。

在成都定居的美国人埃利斯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和朋友正筹划来华“采购之旅”,240小时免签政策和离境退税机制,足以让他们省下一大笔费用。一款售价万元人民币的包包,在中国买比美国便宜上千元。

她补充道,社交媒体上已有不少美国用户分享来华购物攻略,鼓励彼此“互帮代购”。“大家喜欢熊猫,在成都买熊猫玩偶和茶叶特别划算,这趟旅行还能赚回路费。”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也在4月8日宣布,扩大“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服务至全国。根据现行政策,外国游客只要在中国连续停留不超过183天,且单日单店购物满500元人民币,即可享有11%退税。

除了游客,许多美国留学生也加入了“反向代购”热潮。留学生李小渺表示,校园内流传着“互助代购”群组,大家纷纷帮忙代买生活用品,如化妆刷、手机壳、电饭煲等。她举例,同款保温杯在美国售价比中国高出约100元。

为持续推动国际交流与消费旅游,中国不断优化出入境政策。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17日起,中国对54国旅客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适用口岸增至60个、涵盖24个省份。截至今年3月底,外籍旅客入境人次达921.5万,年增40.2%,其中657万人次享有免签入境待遇。

在政策加持和性价比优势下,“反向代购”和中国电商出海热潮正迅速改变全球消费格局。

上一则新闻“变形金刚”Hilux运毒 关税局起逾472万冰毒
下一侧新闻涉嫌向Petros泄密 Petronas前经理被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