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的 “暗潮” 持续涌动,诈骗集团的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令人防不胜防。近期,一种堪称 “反向钓鱼” 的新型骗术悄然兴起 —— 他们不再主动纠缠,而是精心设计话术,诱使手机用户 “自投罗网”,其中 “故意制造模糊通话” 便是他们屡试不爽的套路。
多位有过相似遭遇的民众揭露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这些骗子在拨打电话时,往往语速极快,像连珠炮般吐出一串含混不清的内容,声调急促、语义晦涩,让人根本来不及反应。然而在结尾处,他们却会突然清晰地抛出一句指令:“请通过某个手机应用程式联络这个号码。”
“电话里他说得飞快,我只听到说什么款项批下来了,接着就喊我加他 WhatsApp 聊后续。” 一位受害者回忆道。这类话术极具迷惑性,开头刻意营造的 “听不清” 制造出悬念,而结尾明确的 “指令” 则像钩子,勾着人们因好奇或担忧而主动 “咬饵” 。
事实上,这看似 “语焉不详” 的通话,实则是诈骗集团精心编织的陷阱。一旦受害者通过指定应用联系对方,后续往往会收到带有恶意代码的链接。只要不慎点击,手机就可能瞬间被黑客入侵,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重要资料将被窃取,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警方已多次发出警示,提醒广大民众务必提高警惕。面对陌生来电,尤其是那些内容模糊却急于引导使用社交应用、点击链接的电话,一定要保持冷静,切勿因一时好奇或侥幸心理踏入骗局。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需要时刻绷紧防范之弦,对不明来源的信息说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