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婚介市场服务需求不断上升,但在蓬勃发展的背后,也滋生了不少违法犯罪行为。据统计,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期间,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及婚介行业的刑事案件1546人。不法分子利用婚介名义实施诈骗,甚至有个别机构非法开展涉外婚介业务。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揭露一起严重案件,不法团伙拐卖46名外籍女子入境,并通过婚恋网站将她们“配对”给多个地区的单身男子,部分女性即便已婚也被迫再婚,成为犯罪分子牟利的工具。
“跨国新娘”沦为商品买卖
4月17日,最高检通报了一起以万某某为首的跨国拐卖案件,揭开了一个以婚姻介绍为幌子的犯罪网络。在短短两年内,该团伙将46名外籍女性当作“货物”反复贩卖,通过伪造结婚证书、捏造入境记录等方式,构建起横跨云南边境至中国内地乡村的非法产业链。在明知部分女性已有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仍安排她们不断“再婚”,非法获利达133万元人民币。这类行径,本质上是赤裸裸的人口贩卖。
据中媒报道,在云南某边境村落,34岁的越南女子阿芳曾被非法拘禁在铁笼中达三个月之久,被迫与来自六个不同省份的男子“结婚”。每次“出嫁”前,她还会被强行注射不明药物。该犯罪团伙以“出国打工”为幌子,利用缅甸语话术诱骗女性入境,最终陷入人口贩卖的深渊。
相关新闻:中国重拳打击涉外婚骗,”夏季行动”抓捕嫌疑人863人
除了拐卖案件,最高检还指出,部分婚恋交友网站成为新型诈骗犯罪的引流渠道。一些电信诈骗、投资诈骗集团通过这些平台物色目标,将受害者引导至其他网站或App,再引诱其储值或转账。曾有一宗诈骗案中,嫌犯在婚恋平台伪装成事业有成的男士,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卷走资金超过847万元人民币。
更令人震惊的是,还有不法分子曾在境外接受电信诈骗训练,回国后在多个婚介平台注册账号,假冒高收入成功人士寻找女性目标,并以投资为名骗取钱财,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高达1679万元人民币。
这些案件揭示出婚介行业中隐藏的种种乱象,呼吁监管部门、平台和公众共同提高警惕,净化婚恋市场环境,防止更多无辜者落入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