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导,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及其团队正筹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多个国家施压,要求他们协助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高级经济顾问正考虑推动这些国家对与中国关系密切的第三方国家实施所谓的“二级关税”(secondary tariffs)。
根据《彭博社》报导,目前有数十个国家正与美方就关税议题进行磋商。特朗普团队希望借由谈判作为交换条件,要求各国采取措施压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并防堵中国绕过美国高关税的可能性。
除了设立“二级关税”,美方还意图促使其贸易伙伴避免吸收中国出口过剩的产品。其他可能与中国有关的让步内容,也可能被纳入谈判议程中。
据称,墨西哥官员预计美国将要求墨西哥提高针对中国制造电动车的进口税。对此,墨西哥经济部未作出评论。白宫方面也未对相关报导作出回应。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特朗普阵营再次尝试联合传统盟友对中国施压,迫使北京在经济政策方面做出让步。不过部分外交官对这一策略的有效性表示怀疑,认为达成此类协议存在较大难度。
当前美中之间的关税战持续升温。尽管特朗普政府暂停对部分国家征收新关税,但对中国的税率却不断攀升。据《纽约时报》披露,在叠加多层不同关税后,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高达245%,而整体平均税率已达145%。
了解中方立场的消息人士指出,中国政府希望在重新启动贸易谈判前,看到美方采取一系列实际行动,包括停止发表贬低中国的言论、尊重中国对制裁和台湾议题的关切,并指望特朗普团队能任命一位中方信任的谈判代表。
《彭博社》分析指出,要让特朗普的围堵策略奏效,必须获得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广泛支持,然而这些国家目前仍依赖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此外,特朗普对盟友加征关税的做法,也让部分国家对美国的可靠性产生质疑。
特朗普日前在接受霍士新闻专访时被问及是否会迫使拉美国家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投资之间做出选择时,他回应称:“也许他们应该这样做。”
据悉,特朗普也亲自参与部分谈判活动。本周三,他亲自率领由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官员组成的代表团,与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会谈,并在社交平台表示双方在贸易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被视为特朗普推动这一对华围堵战略的关键人物。他上周在谈到美国的传统盟友时表示:“他们是出色的军事伙伴,但在经济上并非理想盟友。”不过他仍对谈判成果抱持信心,并强调:“我们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应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