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赛夫鲁表示,若美国持续推行“对等关税”政策,iPhone等智能手机的价格恐将大幅飙升,甚至可能贵得堪比一辆汽车。
他指出,iPhone的零部件遍布全球,包括台湾生产的芯片、韩国的显示屏、中国制造的电池、美国的调制解调器与内存、日本的存储器,以及多个国家制造的相机模块,最终则在中国进行组装。
东姑赛夫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说明,一部iPhone的制造成本约为549.73美元(约2424令吉)。若美国对其征收145%的关税,售价可能涨至1400美元(约6174令吉)。
“若iPhone改为完全在美国制造,成本甚至可能飙至3500美元,约等于1万6000令吉。美国涨价,全球也跟着涨,因为iPhone的售价普遍参照美国市场。”
不过他补充,近期美国暂时豁免了对智能手机和电脑相关组件的额外关税,令果粉们稍感安心,但这项豁免措施未来仍可能被撤销,“特朗普随时可能再次掀起关税战。”
东姑赛夫鲁也强调,马来西亚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半导体领域是主要出口国之一。他举例说,在新冠疫情期间,福特汽车因无法取得来自马来西亚的芯片而一度停产。
“小小一颗芯片,缺了它,大型工厂也无法运作。全球早已深度连结,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完全独立于他国。”
他形容,关税政策就像一场交通阻塞,不论是生产商、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会被拖累。
“对像马来西亚这种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国家来说,自由贸易至关重要。”
早前,国际媒体也曾预测,在新一轮美国关税政策下,iPhone价格可能上涨30%至43%。苹果公司或需在自行吸收成本与将负担转嫁消费者之间作出艰难抉择。
不过在上周六,美国方面宣布暂缓对智能手机、电脑显示器、芯片及电子零件加征关税,适用于所有进口至美国的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