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国游客锐减、国际间对美国商品的抵制声浪日益高涨,美国经济正面临一场“软着陆”危机。根据最新估算,2025年美国恐将因此损失高达3900亿令吉(约合900亿美元),本就前景堪忧的经济或将再遭重击。

彭博社援引美国国际贸易署(ITA)数据指出,2025年3月赴美非公民旅客较去年同期骤降近10%。高盛集团警告,如果情况持续恶化,相关旅游和消费抵制将拖累美国GDP约0.3%。

旅游产业首当其冲。牛津经济研究院估计,仅游客减少一项就可能让美国旅游业损失640亿美元!

本该成为经济“救星”的旅游业,如今却走入寒冬。疫情后美国一度迎来观光热潮,但随着边境限制趋严、地缘政治动荡,以及国际舆论逐渐转向,美国的“欢迎光临”逐渐变成“游客止步”。

34岁的加拿大摄影师艾伦,就是众多“改道旅客”的缩影。他原计划赴美露营,却因特朗普对加征关税、甚至暗示加拿大是“美国第51州”,一怒之下改去本国卑诗省。他更直言:“我们不是不旅游,只是不花钱在美国。” 不仅如此,他还取消了Netflix订阅,并开始拒买美国产品:“现在买菜都得看清楚产地标签。”

根据ITA数据,2023年外国游客在美国消费总额高达254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初,官方还乐观预测2025年外国访美人数将达到7700万,接近2019年的峰值。但好景不长,关于法国、德国旅客在美遭粗暴对待的新闻频频登上头条,引爆国际舆论。

加拿大多家大型公共机构已建议员工避免前往美国,包括养老金公司和知名医院。在此氛围下,美国每年近200亿美元的国际旅游零售支出恐将流失殆尽。

受影响的不只是游客。彩虹航空直升机观光公司原本为尼亚加拉旺季投入2500万美元扩建机队、开发虚拟实境项目,如今却面临“旺季变寒冬”。销售经理凯斯坦言:“我们在等下一波冲击。”

冲击其实已在发生。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机票、旅馆与租车价格全面下跌,专家认为,外国游客需求骤降是主因之一。

Inflation Insights总裁夏里夫表示,美国东北部旅馆价格暴跌近11%,与加拿大旅客锐减密切相关。根据OAG航空数据显示,今年至9月,加拿大赴美航班预订量大减七成;雅高酒店集团也透露,欧洲旅客夏季订房量下滑25%。

高盛分析师布里格斯与彼得斯则指出,美国对传统盟友的强硬政策与贸易壁垒,正在蚕食其“全球形象”,影响远超政治层面,更可能拖累整体经济成长。

尽管风雨欲来,俄勒冈州旅游局局长戴维森仍未放弃国际市场。他透露,接下来几周将接待来自英国、印度、巴西的行销伙伴,力拼观光业回温。不过他也坦言,如果局势持续恶化,将考虑“转攻内销”,吸引更多美国本土旅客。

“我们不会放弃国际市场,”戴维森说,“但我们也准备好了,迎接一个没有外国游客的夏天。”

上一则新闻国旗图案出错引爆舆论 《星洲》紧急回应认错
下一侧新闻倒着也能弹 男子仰躺弹琴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