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期推行“对等关税”措施,尽管部分产品暂获豁免,但整体政策依然不透明,令大马出口商倍感压力。尤其是家具等对美依赖度高的行业,首当其冲面临订单萎缩风险,而本地市场也可能因他国商品转向倾销而承压。
拉曼大学经济学教授黄锦荣指出,马来西亚家具业约七成产品出口至美国,这一比例之高,足以说明该行业的脆弱性。
“在短时间内寻找替代出口市场是极具挑战的。以家具为例,除了美国,其他主要出口国如中国与越南,也同样遭遇美方关税壁垒。这意味着全球同业都在寻找出路,竞争更趋激烈。”
他表示,美国现行关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未来是否上调或突然撤回皆难以预测,导致买家观望情绪浓厚,不敢下单,部分订单甚至因此被取消,出口商顿陷两难。
中国商品“外溢”风险 马成倾销目标?
除了出口困境,黄锦荣也警告此波贸易紧张关系或带来“外溢效应”。当中国商品难以进入美国市场时,可能转而寻求新兴市场倾销,而马来西亚因地理与贸易便利性,可能成为其中一个主要目标。
“一旦大量低价中国商品涌入,将对本地相关产业造成极大冲击,压缩本地企业生存空间。消费者虽然受益于低价产品,但本土厂商将面对销量下滑甚至倒闭的风险。”
他提醒,国内企业不应以为自身不涉国际贸易便高枕无忧,应尽早设防。同时,政府必须未雨绸缪,制定反倾销政策,以防范外来产能过剩所引发的价格战。
政策建议:扶持出口商 强化防火墙
为应对当前挑战,黄锦荣建议政府可从以下几方面介入:一是通过财政与贸易政策支援出口商,例如给予税务优惠、提供营运补贴,或降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以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二是针对潜在的倾销问题,强化反倾销机制,避免本地市场在自由贸易名义下成为他国廉价商品的“避风港”。
在整体经济层面,黄锦荣认为,尽管全球复苏缓慢,但大马目前尚未出现明显衰退。他也劝告民众保持理性,不应因外部不确定性而盲目投资,否则可能反而让自身陷入本可避免的经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