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双方持续以关税作为报复手段。专家指出,当前的关税措施已演变为“情绪化操作”与“数字上的角力”,除了一些豁免项目与不可或缺的进口商品外,两国之间的贸易选择空间已所剩无几,形同进入“实质脱钩”状态。

据《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波表示,若美中持续对彼此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即使税率飙升至5000%,实际意义已相当有限。他认为,理性的领导人应寻求双赢解决方案,而非追求全面贸易“清零”。

关于两国是否可能重启谈判,陈波认为,目前双方只能等待适当时机浮现。以特朗普为例,作为一名具有商业背景的总统,他倾向于“有交易总好过没交易”,当前僵局对两国都造成严重损害,显然不符合其偏好。

对于中国近期的反制举措,陈波分析指出,北京对美国产品加征50%关税的决定,有助于建立谈判时的对等态势,同时为未来博弈增添筹码。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也表示,中国近期展现出强硬回应的态度,不仅传达出敢于抗衡的立场,也预留了恢复对话的空间。他强调,任何有效解决方式都必须建立在双方做出一定程度让步与妥协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在中国官方及多家上市公司带头增持的带动下,陆港股市连涨两日。根据9日收盘数据,沪指上涨1.31%至3186点,深成指上涨1.22%,创业板指升0.98%,香港恒生指数则攀升0.68%。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指出,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对金融市场造成的首波冲击已显现,特别是股市。他警告称,双方金融市场已经受到实质影响,而“最坏的时刻可能尚未到来”。

陈波补充,中国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已经历过类似贸易冲击,因此这次面对“特朗普2.0”版本的贸易战,应该已有充分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

上一则新闻中医师偷拍女病人 老婆大义灭亲报警
下一侧新闻市场对美国资产失去信心 美元时代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