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至125%,对华施加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平台X上强硬回应,并转发一段前国家主席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时期的讲话视频,强调中国不会畏惧挑衅,也不会退缩。

毛宁在发文中写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怕挑衅。我们不会退缩。”她所转发的视频,是毛泽东于1953年2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片段。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两年多,毛泽东在发言中表示:“这个仗要打多久,我看我们不要决定,由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哪个总统决定。也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们完全胜利!”

视频中,毛泽东语气坚定、手势有力,展现出当时的强硬立场。画面还附上英文字幕,进一步强化中方立场不动摇的信息。

此次毛宁的发文,被外界视为中国对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强烈回应,释放出中方无惧压力、坚持斗争到底的态度。

不会对特朗普低头

根据《卫报》的报道,这一波贸易冲突起源于特朗普政府今年初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而不到三个月后,关税幅度飙升至125%。面对这一举措,中国迅速反击,除加征高达84%的报复性关税外,外交部和商务部也公开声明将“战斗到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面对挑战,我们决不退让。”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不少挑战,如房地产市场疲软和内需不足等问题,学者们认为在关税问题上,中国不太可能主动示弱。经济顾问公司Enodo Economics的首席经济学家乔伊列娃(Diana Choyleva)指出,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说,政治上唯一的可行回应就是迎战。她认为,如果此时做出让步,将在国内引发不利的政治效应。

从贸易结构来看,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高于中国对美国。美国自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消费品,如智能手机、电脑和玩具等。分析人士预测,受新关税影响,美国市场上的iPhone价格可能从799美元上涨至1142美元。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则主要是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如大豆、能源和喷气发动机等,这些商品的价格波动较难直接传导给消费者。

报告指出,自2018年特朗普首次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以来,中国已开始积极寻求替代市场。例如,2018至2020年间,巴西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比2015至2017年的平均水平增长了超过45%,而同期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却减少了38%。尽管中国仍然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买家,但这一市场的规模正在逐年萎缩,预计到2024年出口额将降至292.5亿美元,远低于2022年的428亿美元,这对美国农民造成了较大冲击。

中国也可能采取进一步的反制措施。最近,两名中国民族主义部落客列出了一些可能的报复选项,包括暂停中美在芬太尼控制上的合作,调查美国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甚至禁止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虽然中国官方未明确回应这些提议,但也未加以否认,表明这些措施可能成为未来的选项。

然而,尽管中国拥有一定的战略筹码,它自身也并非完全无影响。中港两地股市持续低迷,国内需求疲软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专家指出,若无法增强国内消费,中国经济可能难以抵御关税压力。

在特朗普政府加大施压并声称中国处于“弱势地位”的背景下,外界普遍认为北京将继续保持强硬立场,预计中美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上一则新闻中国吁联手共抗美国关税 澳洲直接泼冷水
下一侧新闻古晋惊传车祸火烧车 英勇路人救出受困女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