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祭出全面与对等关税政策,震动全球经济市场。尽管美方声称仍保留谈判空间,但专家指出,被波及国家恐将经历“悲伤五阶段”——从否认到接受的情绪过渡,类似面对重大打击的心理反应。
在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7日举行的座谈会上,资深贸易顾问芮恩希(William Reinsch)表示,对于企业而言,短期内应保持冷静观望,静待国家间的谈判进展再做调整,尤其是来自被征收高额关税国家的企业。
他指出,一旦局势明朗,企业势必开始寻找“关税套利”机会,例如将供应链从征税较高的国家转移至关税较低地区。“与其从越南进口被征46%的关税,也许改从印度只缴26%会更划算。”然而,芮恩希也坦言,这样的调整将让企业面临更高的成本与更复杂的运作环境。
他进一步分析,被影响国家可能会经历“贸易版悲伤五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到最终接受。他说,中国大陆可能仍停留在“愤怒”阶段,而已有多达50个国家进入“讨价还价”阶段,表示有意与美国展开协商。
芮恩希指出,特朗普一向自诩为谈判高手,不排除接听各国领导电话、参与会谈,甚至愿意在特定条件下作出让步。若一国成功获得关税豁免,其他国家也将接连加入谈判队伍,当然,也不排除会有国家选择以牙还牙。“中国已开始报复,加拿大锁定汽车产品,欧盟也可能很快加入。”
至于美中之间的贸易博弈,芮恩希形容,双方态势如同“相扑角力”:“两个庞大对手试图将彼此推出擂台。”他预测,美中很可能会重演过去的谈判模式——你来我往,互相试探,等谁先出招。最终,特朗普和习近平可能会再次通话,分别抛出高要求,最后在次要议题上达成有限共识,回国后各自宣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