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正考虑与中国和加拿大联手,反制特朗普政府即将实施的新一轮关税措施。首轮反制行动可能锁定总值达280亿美元(约1250亿令吉)的美国产品,涵盖范围广泛,从牙线到钻石都有可能成为目标。此外,欧盟或将首次启用被称为“贸易火箭炮”的反胁迫工具(ACI),以加强回应力度。

综合路透社等外媒报导,欧盟面临美国对其钢铁、铝材及汽车等产品课征25%关税的威胁,而特朗普更扬言将对欧盟27国几乎所有商品加征20%的“对等关税”,新政策最快将在本周三(9日)生效。

根据数据,欧盟去年对美出口总额达5320亿欧元(约2.61兆令吉),而这波关税已涵盖其中70%的商品,后续还可能扩大至铜、药品、半导体及木材等产品。

欧盟委员会预计在周一召开自特朗普宣布新关税以来的首次成员国会议,旨在协调各国立场,并筹划下一步谈判策略。欧盟外交事务相关官员指出,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达成共识,为与美方进行关税撤除谈判奠定基础。

欧盟方面已草拟一份针对美国产品的反制关税清单,涵盖肉类、谷物、葡萄酒、木材、服饰、口香糖、牙线、吸尘器及卫生纸等多种日用品。然而,各成员国对反制范围仍存歧见,其中“波本威士忌”更成为争议焦点之一。

据悉,欧盟拟对波本威士忌课征50%关税,而特朗普则威胁将对欧盟酒类产品加征高达200%的报复性关税,引发法国和意大利等葡萄酒出口大国强烈关切。法国呼吁企业暂缓对美投资,意大利则质疑反击是否为最佳策略。

一名欧盟外交官表示,这可能是英国脱欧后,欧盟所面对最棘手的双边谈判。尽管各成员国的经济结构差异甚大,但多数都严重依赖自由贸易,使得欧盟委员会希望在反制上获得一致支持,继续向美国施压,以促使双方重启谈判。

欧盟的首轮反制清单将于周三进行表决,预料将顺利通过。法国、德国、西班牙与比利时等国更在近日的欧盟大使会议上明确表示,支持欧盟委员会采取更强硬的行动,并主张启动“反胁迫工具”(ACI)。

ACI工具自2023年12月起正式生效,设计用于应对他国通过经济手段施加压力。此工具赋予欧盟更大反击空间,不仅能对进口商品课税,还能限制特定国家企业在欧盟境内的贸易、投资和服务活动,甚至禁止参与公共采购计划。外界普遍认为,这项措施可能将矛头指向美国科技巨头,作为欧盟对抗经济霸凌的有力手段。

上一则新闻疑路滑车失控撞护栏 7岁童被抛飞当场身亡
下一侧新闻马股遭外资狂抛 一天撤走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