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步步为营,这里的泥土很软,踏错一步可能就会陷进去。”
雪州梳邦再也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爆炸事故的调查现场,环境充满挑战。负责调查的消拯部队技术小组在接受马新社访问时,描述了他们在现场所面临的高风险情况。
技术小组成员之一诺赛夫表示,该地不仅地质结构不稳,滞留的天然气也构成潜在危险。他指出,爆炸发生后的阶段,现场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包括残留气体和爆炸坑洞的深度不明。
“爆炸后连续几天的降雨,令地面更加松软,该地区随时可能发生坍塌。我们每一步都必须极度小心。”
除了消拯部队,现场还有其他单位协助调查,其中包括大马矿物及地球科学局(JMG),负责在安全地带设定标记。此外,调查团队也动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进入高风险区域进行勘察。
曾多次参与爆炸事故调查的诺赛夫坦言,面对这类灾难,心中仍会感到害怕,但他选择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每一次任务,从中学习和成长。
另一位评估受损房屋的人员茜蒂努莱妮(40岁)指出,队伍除了要应对房屋可能倒塌的风险,更大的挑战是面对灾民情绪上的反应。
“我们在进入灾民住所评估损坏程度时,曾遭到谩骂和拒绝配合。但我们也明白他们的情绪,因此给予理解和包容。”
她补充,由于人手不足,队员无法排班轮休,常常从早忙到深夜。她来自森美兰州消拯局,而该州仅有12名调查员,相较之下,一些较大的州属有20名调查员。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只能从各地紧急调派人手支援。
早前报导,大马消拯局总监拿督诺希山表示,局方已派出25名消防鉴证专家前往现场,展开安全评估及技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