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推行的关税政策在国际间引发广泛关注,同时也对美国本土企业造成冲击。知名运动品牌Nike首当其冲,因其几乎所有鞋款都在亚洲制造,主要生产地包括越南、中国和印尼,正是新一轮关税的主要目标。受影响下,Nike股价一度暴跌14%,尽管在特朗普与越南领导人通话后稍有回升,但价格上涨恐怕难以避免。
根据《BBC》报道,Nike标志性的Air Jordan 1球鞋,虽是美国文化象征,但生产几乎完全依赖亚洲,这正好落入特朗普口中“占美国便宜”的国家之列。新政策下,鞋类产品可能面临高达54%的进口关税,成本势必转嫁给消费者。
瑞银(UBS)分析指出,从越南进口的产品预计将涨价10%至12%,而Nike有一半的鞋款在越南生产,其余则来自印尼与中国。同样受波及的还有其他国际品牌,如H&M、Adidas、Gap和Lululemon等。
虽然Nike的财务状况仍算稳健,但若生产成本持续增加,调涨售价几乎已成定局。晨星公司(Morningstar)高级分析师戴维·史沃兹(David Swartz)指出,Nike若调涨超过10%至15%,可能会对销量造成冲击,“这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涨价空间有限,未必能完全抵消关税带来的负担。”
Nike在上一财年录得510亿美元营收,毛利率超过40%,但在扣除营运成本、利息和税务后,净利率只剩约11%。市场对Nike的担忧不仅在于关税压力,还包括美国本土销售增长趋缓以及消费者信心下滑等问题。
运动鞋评测网站Sole Review创办人拉胡尔·西(Rahul Cee)表示,Nike或许可以通过降低鞋款科技含量、延长设计周期等方式压低成本,但短期内要重新调整供应链几乎不可能。
尽管美国的关税策略旨在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但专家指出,鞋类制造流程复杂,美国目前缺乏相关的纺织与制鞋基础设施。即便Nike决定迁回美国设厂,也需投入巨资与数年时间,短期内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