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抛出震撼全球的“关税大棒”——对所有国家征收10%基准关税,同时对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施加“个性化惩罚性关税”,中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首当其冲。
这项新政将于4月5日与4月9日分阶段生效。中国被征收的“对等关税”高达34%,越南46%、泰国36%、印尼32%、印度26%、韩国25%、日本24%、欧盟20%。连以色列都未能幸免。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展示的关税图表更像是一份“全球经济惩罚清单”。白宫指出,这些新税率是在原有税率基础上的叠加,意味着中国的总关税可能高达54%,前所未有!
这不仅是自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以来最激进的贸易保护措施,更可能重塑世界贸易版图。经济学家警告:若全球展开报复循环,美国经济将面临滞胀与衰退的双重风险。
中美“关税互锤”,重演历史?
中国方面迅速回应,除了对美商品加征34%关税外,还针对美企如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并传出英特尔与苹果将成下一个目标。4月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对杜邦中国立案调查,进一步升级反制。
此举被外界视为新一轮“科技反制战”的开端,美企在华市场或将面临寒冬。
特朗普vs慈禧:历史轮回的隐喻?
不少网友和评论人士发现,这一幕竟然和百年前慈禧太后对11国宣战的场景惊人相似——那时,大清面对列强的压迫,不顾一切孤注一掷,最终签下《辛丑条约》,赔银4.5亿两,步入衰亡。
而今天的特朗普,似乎也在孤军奋战。他指责全球“占美国便宜”,大幅加税“以牙还牙”,试图重建“美国制造”。但全球化时代早已不是靠关税就能赢的战场。
讽刺的是,就在特朗普宣布政策后,马斯克也悄然辞去了“美国效率部部长”职位,被外界视为“美国变法失败”的信号。仿佛历史再次上演——百日维新后的强硬回摆,换了个版本,却依旧熟悉。
闭关锁国的代价,曾让大清沉没,如今轮到美国?
从慈禧时代的大清帝国,到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经济封闭与全球对抗的结局,似乎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民生困顿、实力下滑、全球信任瓦解。
当关税变成筑墙的砖石,流动的财富也将被冻结。就像埋在地里的黄金,若无法流通,不过是沉睡的梦。
当年北洋水师的覆灭,让列强不再忌惮大清;而今天,美国在红海与胡塞武装的交火中陷入泥淖,也正在被世界重新评估其“霸权神话”。
时代真的变了
80岁的慈禧太后曾幻想大清依旧天朝上国;如今80岁的特朗普,也坚信美国依旧是那个“打个喷嚏,全世界感冒”的超级强权。
但现实是——全球经济早已不再以某一国为中心,闭门造车,终将自负其果。
或许,该问的不是“特朗普能不能赢”,而是:这场世界级的关税豪赌,到底谁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