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风车果树(Shorea macrophylla)产量锐减,加上传统制作工艺后继无人,这款极具文化价值的天然植物油正面临消失危机,亟需加强推广与保护。

昔日土著珍品 现今难觅踪影

风车果油(Minyak Engkabang),又称“竹节油”,是砂拉越原住民世代相传的珍稀食材,以其浓郁坚果香气与独特口感闻名。过去,它不仅是土著烹调日常美食的必备品,更是高档淡水鱼“忘不了”(红金龙鱼)料理的黄金搭档。然而,如今风车果油已逐渐淡出市场,仅能在少数土著市集寻获。

翻山越岭 采集不易

日前,记者在美里周日市集发现两名老人售卖新鲜制作的风车果油,每根7寸长的竹节装满油膏,每根售价15令吉

风车果树是砂拉越独有的稀有树种,其果实在国际上称为“Illipe nuts”,伊班族称之为“Engkabang”,华人俗称“狗黄油”。这类树木可高达50公尺,果实需4至5年才会成熟一次,并自然掉落在森林或河流中。原住民必须徒步翻山越岭,才能采集这些散落的果实。

然而,随着风车果树被列为“易危物种”(VU),《森林保护条例》严禁砍伐或破坏,否则可面临最高1万令吉罚款或1年监禁。尽管这项措施有助于保护生态,但也使得风车果油的生产更加困难,导致市场供应减少,价格攀升。

繁琐工艺 面临失传

风车果油的制作过程相当繁复:

  1. 果实先煮熟,滴干水分
  2. 捣碎榨取油脂
  3. 倒入竹筒冷却成块,形成传统的“油竹节”

这种独特的植物油,因其浓郁的坚果香味细腻口感,曾被广泛用于高端餐饮。然而,由于愿意制作风车果油的匠人越来越少,加上收成不稳定,这款珍贵油品正濒临失传。

保护风车果油 传承砂拉越文化

风车果油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食,更是砂拉越原住民文化的重要象征。专家呼吁政府及相关机构加强推广与研究,例如:

  • 推动可持续种植,确保风车果油供应稳定
  • 建立保护计划,培训年轻一代学习传统工艺
  • 结合现代技术,创新提炼方式,让这项珍贵的自然产物延续下去

目前,在砂拉越的部分市集中仍能找到少量风车果油,但未来供应仍存极大不确定性。美食爱好者和文化保护人士呼吁:珍惜这款即将消失的传统美食,并共同推动风车果树与风车果油的保育与发展,确保这一文化瑰宝能世代相传。

上一则新闻双胞胎在妈妈肚子“宫斗” 出生后竟一红一白
下一侧新闻特朗普宣布全球对等关税 大马中招被征收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