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挑起贸易战风暴,宣布即将对15个最大贸易伙伴国征收“对等关税”,并将其称为“肮脏15”(Dirty 15)。这一名称不仅带有明显的污名化意味,也再次暴露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强硬立场和双重标准。
污名化贸易伙伴,背后的算计
各国制定经济政策时,通常会选用正面的名称,如中国的“一带一路”、欧盟的“四个自由”,或非洲的“2063议程”,以展现发展愿景。然而,美国却选择用“肮脏15”这样的负面字眼,显然带有抹黑意味,试图制造对贸易伙伴的负面舆论。
贸易本应是互利共赢,美国这15个最大贸易伙伴国虽然对美保持贸易顺差,但也供应了大量商品和服务,满足了美国的消费需求。如今,美国不仅要以加税手段施压,还要以“肮脏”标签来妖魔化合作伙伴,反映了其在全球经济博弈中的焦虑。
贸易战还是掠夺?美国式“双重标准”
美国一方面指责他国“占便宜”,另一方面却频繁使用加征关税等手段“抢回损失”。特朗普政府声称“对等关税”是为了缩小贸易逆差,实则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美国的做法无异于一个输不起的赌徒,在公平竞争中落败后,强行修改规则,甚至直接掀翻赌桌。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身并不“干净”。长期以来,美国不仅操纵金融市场、滥用经济制裁,还通过军事干预左右全球贸易。如今,在经济下滑、债务高企的背景下,美国借助“肮脏15”关税计划试图强行转嫁危机,但全球市场并不会轻易买单。
全球市场动荡:美国的短视行为
特朗普政府惯用“先放风、后出手”的策略制造市场恐慌,此次“肮脏15”计划的提前预告,已在全球市场引发不安。然而,美国对等关税的具体对象尚未公布,意味着更多国家都可能被“移动龙门”,成为制裁目标。
一旦计划实施,受影响国家必然会展开报复性关税措施,包括中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大国,都可能出台反制政策。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战往往是两败俱伤的游戏,美国此举不仅可能引发全球贸易紧张,更可能导致自身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美国的“七伤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无论是全球范围征收关税,还是锁定“肮脏15”进行制裁,美国的底气都并不充足。当前,美国面临通胀压力、经济放缓、国债飙升的多重危机,加征关税不仅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经济动荡。
正如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七伤拳,内力不足者强行使用,往往未伤敌先伤己。特朗普政府若一意孤行,最终受损的恐怕不仅是美国的贸易伙伴,更是美国自身的经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