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来,地质专家不断提出警告——马来西亚已不再是“零地震国家”。随着印尼苏门答腊北部亚齐省2004年印度洋9.3级大地震引发海啸,以及2007年印尼8.3级和8级强震的发生,专家推测这些地震激活了马来西亚半岛的多条断层带,使我国境内可能成为地震源。
马来西亚已处于“太平洋火环带”之内?
大马工艺大学(UTM)地震学及地震工程研究组首席研究员阿兹兰阿德南在2023年5月接受《大都会日报》采访时指出,马来西亚可能已不再处于“太平洋火环带”之外,而是在火环之内,意味着我国更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
他警告,吉隆坡距离彭亨州武吉丁宜活动断层仅50公里,未来可能面临6级地震风险,而东马沙巴及砂拉越则可能遭遇高达7级地震。
此外,他还列举了我国4个位于断层带周围的高风险地区:
✅ 森美兰州瓜拉庇劳
✅ 霹雳州曼绒
✅ 霹雳州天猛莪
✅ 登嘉楼州肯逸
沙巴比西马更易发生地震
2023年8月,大马媒体引述工程地质学家张昌文和大地工程师刘少雄的研究指出,自1973年以来,吉隆坡10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50次6级或以上地震,而沙巴亚庇同等范围内则记录了221次,显示沙巴的断层活动比西马更为活跃。
他们指出,目前大马半岛4条主要活跃断层分别位于吉隆坡、武吉丁宜、芙蓉和乐芭,虽然发生高震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但仍需要深入研究地质活动才能得出更明确的结论。
大马过去的地震事件:断层已被激活?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发海啸,我国西海岸多个地区受影响,造成68人死亡。此后,我国地震事件显著增加:
📍 2007-2009年:彭亨州武吉丁宜发生26次地震(1.4至3.8级)
📍 2009年:彭亨而连突(3.2级)、霹雳曼绒(2.8级)及森美兰瓜拉庇劳共发生4次地震
📍 2015年6月5日:沙巴兰瑙6.0级地震,导致18人死亡,137名登山客受困神山
专家指出,2015年兰瑙地震是大马自1976年以来最强烈的地震,震源深达10公里,持续30秒,烈度达VII级,影响范围覆盖亚庇、担布南、斗亚兰、古打毛律、吧巴、保佛及纳闽,进一步证实我国的断层已被激活。
大马5个地震高风险区
根据大马工艺大学(UTM)地震研究,我国5个地区面临较高地震风险:
1️⃣ 吉隆坡(靠近武吉丁宜断层,或面临6级地震)
2️⃣ 森美兰瓜拉庇劳(位于断层带周围)
3️⃣ 霹雳曼绒(位于断层带周围)
4️⃣ 霹雳天猛莪(高风险地震区)
5️⃣ 登嘉楼肯逸(1984年曾发生4.6级地震)
马来西亚主要地震记录
年份 | 地点 | 震级 |
---|---|---|
1976 | 沙巴拿笃 | 6.2 |
1984 | 登嘉楼肯逸 | 4.6 |
1991 | 沙巴兰瑙 | 5.1 |
1994 | 砂拉越口帛 | 5.3 |
2004 | 砂拉越美里 | 5.2 |
2008 | 彭亨武吉丁宜 | 3.0 |
2009 | 彭亨而连突 | 3.2 |
2009 | 霹雳曼绒 | 2.8 |
2014 | 沙巴兰瑙 | 4.8 |
2014 | 沙巴邦耳岛 | 4.4 |
2015 | 沙巴兰瑙 | 6.0(18人丧命) |
随着地震频率的增加,大马是否仍能自称“零地震国家”? 面对潜在的地震威胁,政府和民众是否已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