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缅甸发生规模7.7的强震,强烈震动波及邻国泰国,曼谷等地均感受到明显摇晃。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一名旅居泰国的台湾人分享自己当下的应对经验,并意外引发热议。
地震突袭 商场内紧急喊话
根据《联合新闻网》报道,这名台湾网民在社交平台“Threads”发文,回忆自己当时正在曼谷 Central World 商场6楼的美食街,突感地面剧烈晃动。惊慌之下,商场内的泰国人纷纷惊叫着逃向出口,而他和朋友则冷静地评估周围环境,发现自己座位靠近墙边,便立刻就地保护头部,并 用破英文大声喊“不要跑!找掩护的墙壁!”
他进一步透露,一旁的香港人原本也想跟着逃跑,但在听到他们大喊 “我们是台湾人!” 后,立刻停下脚步,乖乖按照指示寻找掩护,让他忍不住感叹:“果然台湾=地震专家。”
网友热议:台湾经验适用于泰国吗?
这则贴文一出,迅速在社群平台掀起讨论,网民们意见分歧。有些人认为台湾人习惯的地震应对方式 不一定适用于泰国,纷纷留言:
- “泰国建筑物的防震能力比台湾差,地震时不跑真的安全吗?”
- “台湾人习惯不跑,但泰国的大楼防震结构不同,没地震经验的建筑可能更危险。”
- “要确认建筑物稳固度!万一整栋楼倒塌,不跑就太危险了。”
然而,也有不少人支持台湾人的做法,认为在 室内躲避掩护 才是相对安全的应对方式:
- “当下最重要的是趴下、掩护、稳住,等晃动停止后再撤离。”
- “如果建筑物真的不耐震,盲目奔跑反而更危险,可能会被掉落物砸伤。”
- “在陌生环境遇到地震,优先保护自己,切勿慌张。”
台湾官方建议:先避险 再撤离
根据台湾 内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灾馆 指南,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 保护头部与颈部,应立即执行 “趴下、掩护、稳住” 三步骤。在室内时,建议就近寻找 桌子下或墙角 作为掩护,并注意避免头顶上的掉落物,等晃动停止后再冷静撤离至空旷地带。
此次缅甸强震再次让地震防灾知识成为讨论焦点,不同国家的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各异,如何在不同环境中做出最佳应对,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