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保险费用持续上涨,不仅加重了投保人的经济负担,也对国家医疗体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马来西亚未来是否会走向医疗两极化——富人能够负担昂贵的私人医疗保险,而普通民众则不得不依赖政府医院,形成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虽然马来西亚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但在医疗保险费飙升的背景下,政府和市场必须寻求最佳的平衡点,以确保人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不会完全受市场主导。保险公司收费结构、私人医院监管、民众健康意识等问题,都需要政府积极介入,避免医疗体系进一步失衡。
目前,国家银行(国行)已推出临时措施来规范保险涨价问题,但这项措施的有效期仅三年。那么三年后,问题将如何解决?对此,人民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大马医药协会主席卡维德星以及捍卫大马保险消费者权益运动法律顾问吴健南均认为,医疗保险改革迫在眉睫,政府必须在缓冲期内制定明确的解决方案。
多方改革势在必行
沈志勤表示,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规范私人医院和保险行业,但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由各方共同努力,因为各方都存在问题,没有任何一方完全正确。
他指出,医疗保险涨价问题的最大受害者是普通民众,因为他们既无议价能力,又可能因高昂保费而放弃保险,导致最初的保障目的落空。同时,他强调,投保人自身也应对健康负责任,避免因投保后而放纵不健康生活方式。
此外,他批评私人医院不应收取过多隐形费用,例如对手套、卫生纸、口罩等基本医疗用品收取高额费用。而保险公司则应改革风险共担基金,而不是只关注新保单销售而忽视旧保单客户。国行则需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以确保保险公司不会滥权。
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PAC)近期也就此问题召开了听证会,以听取公众意见并寻找解决方案。作为公账会成员的沈志勤透露,该委员会已完成首轮闭门听证,并希望能在6月的国会会议前提交报告,以避免问题被逐渐淡化,最终导致投保人继续受损。
国行监管力度不足,恐成保险公司“客服”
吴健南律师直言,国行目前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其形同保险公司的“客服”。根据《2013年金融服务法令》,国行拥有监管保险业的最高权力,所有保险公司的决策均需经过国行审核。但现实情况却是,国行并未充分履行监管责任。
他指出,新加坡政府对保险业的监管较为严格,例如随机致电新投保人,逐条确认其对保单条款的理解,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而相比之下,马来西亚的监管方式更倾向于保护保险公司,而非投保人。
吴健南认为,政府当前最需要做的是解决保险公司不透明的涨价问题,而不是仅仅指责私人医院收费过高。他强调,如果保险行业缺乏透明度,那么无论如何调整医疗体系,保险费上涨的问题仍会持续存在。
此外,他建议政府通过修法,在《2013年金融服务法令》中增设条款,明确禁止保险公司在售卖保单后单方面提高保费。同时,他呼吁政府重组国行,撤换监管不力的高层,以确保改革措施真正落地。
保险条款需更透明,避免隐藏费用
大马医药协会主席卡维德星认为,政府应加强对现有保单条款的审查,以减少不公平的隐藏条款。他指出,投保人应享有完整的资讯透明度,保险公司则有责任明确说明可能影响保费上涨的因素,确保投保人在签约前充分了解情况。
此外,他强调,医疗保险改革需要政府与各利益相关方加强沟通与合作。尽管《卫生白皮书》已推出,但相关改革仍缺乏明确的执行时间表,政府应尽快制定具体计划,以确保医疗保险体系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医疗保险改革已成为马来西亚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保险公司、私人医院及公众都需承担相应责任,以确保医疗保障体系公平透明。唯有从立法、监管、行业自律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才能防止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保障所有国民的基本医疗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