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备受争议,尽管制作和宣传预算高达2.7亿美元(约11.96亿令吉),但却选择低调上映,引发热议。
往常,这类大制作电影的首映礼都会邀请大批记者采访明星,借此大肆宣传。然而,该片3月15日在好莱坞的首映礼却未邀请媒体,此前在西班牙北部偏远城堡举行的欧洲首映也采取同样策略。
外界猜测,迪士尼此举是为了避免电影拍摄期间引发的网路争议和政治风波进一步发酵。影片已于3月20日率先在德国上映,并于次日登陆美国影院。
主演人选引发种族争议
自2021年6月瑞秋·泽格勒(Rachel Zegler)被选为白雪公主后,社交媒体上便出现大量种族主义评论。泽格勒拥有哥伦比亚和波兰血统,许多批评者不满由拉丁裔演员出演经典童话角色。这与2023年《小美人鱼》选用黑人演员**哈莉·贝利(Halle Bailey)**主演时所引发的争议如出一辙。
面对外界质疑,泽格勒曾在2024年接受采访时解释,白雪公主的名字并非因其“肌肤白如雪”,而是来自童话的另一种版本——女主角幼年时在暴风雪中幸存,国王和王后因此为她取名‘白雪’,象征坚韧不拔。
王子不再是“跟踪狂” 颠覆传统剧情
新版《白雪公主》彻底颠覆了1937年动画版的设定,不再强调女孩必须依靠王子才能获得拯救。泽格勒曾在2022年受访时,甚至形容原版中的王子是“跟踪狂”。
“原版故事的核心是一名女孩与一个‘跟踪狂’男人的爱情故事,这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合时宜。”泽格勒表示,新版的重点不再是浪漫爱情,而是白雪公主的自我成长旅程,她将在冒险途中遇到许多人,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尽管电影因种族争议和剧情改编引发两极化讨论,但迪士尼依旧坚持推进影片上映。究竟观众是否买单,仍有待票房成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