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名女子因心爱的宠物犬离世难以释怀,决定斥资25万人民币(约15.3万马来西亚令吉)克隆爱犬。上月9日,她终于迎回这只“相同”的狗狗,激动地将它抱在怀里亲吻。然而,消息曝光后在中国大陆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质疑其做法,认为这并不尊重生命。
为了思念,选择克隆
据《都市报道》,这名北京女子的宠物犬Rara在一年前去世,因难以接受爱犬的离开,她决定斥资25万元进行克隆。经过近一年的等待,新生的克隆犬终于来到她身边,外貌几乎与Rara一模一样,让她感动不已。
网友意见两极
尽管部分爱宠人士能够理解她的情感,但许多网友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生命独一无二,克隆只是换来一只“相似”的狗,无法复原其记忆与性格。有人留言表示:「即使外形再像,它也不是原来的那只狗」、「克隆出的狗从一开始就只是替代品,这对它不公平」、「为了复制一只宠物,背后可能牺牲了更多实验动物」。
复制宠物成产业
事实上,自2017年起,中国大陆已有多家企业提供宠物克隆服务,价格在10万至40万人民币之间(约6.1万至24.5万马来西亚令吉)。类似案例屡见不鲜,例如2018年,一名女子花38万元(约23.3万马来西亚令吉)克隆去世的17岁爱犬;2019年,浙江一名饲主花25万元(约15.3万马来西亚令吉)复制爱猫,成为大陆首例商业克隆猫案例。
随着科技进步,克隆宠物已非新鲜事,但这是否真正能填补失去的遗憾,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