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报道,珠海一名男子近日因在家中食用蟾蜍(俗称癞蛤蟆)中毒,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不幸离世。珠海疾控中心紧急提醒:蟾蜍体内含有剧毒物质,食用后中毒风险极高,严重者可致死亡!

蟾蜍毒素无处不在,加热、泡酒都无法去毒!

专家指出,蟾蜍的皮肤和腺体中含有多种剧毒成分,包括蟾蜍毒素、肾上腺素类物质等,会直接影响心脏、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一旦误食或过量摄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因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而丧命。

更可怕的是,蟾蜍的毒素极为稳定,即便用 120°C 高温煮沸 4 小时 仍无法完全破坏毒性。所谓的“泡酒去毒”更是毫无科学依据,酒精反而会加速毒素溶解,近年已有多人因饮用蟾蜍泡酒中毒身亡。此外,即便只食用腿部肌肉也无法避免危险,因为毒素可通过淋巴循环渗透至全身各个组织。

直接接触也危险!蟾蜍毒液可致失明!

不仅仅是食用有风险,直接接触蟾蜍也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瘙痒,甚至诱发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疾病。如果毒液进入眼睛,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眼部红肿,严重者甚至失明!

官方紧急预警:禁止捕捉、买卖、食用蟾蜍!

珠海市政府已于 18 日发布官方预警,严禁市民捕捉、买卖或食用蟾蜍,并特别提醒:蟾蜍的毒性不仅存在于皮肤和腺体,其肌肉、肝脏和卵巢同样含有剧毒,稍有不慎便可能致命!餐饮单位也被明令禁止加工蟾蜍,以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中毒后如何自救?这些方法能救命!

目前,蟾蜍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一旦误食,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尽快将毒素排出体外。
2️⃣ 皮肤接触毒液——用温开水彻底冲洗,避免毒素扩散。
3️⃣ 立刻就医——争取黄金抢救时间,避免病情恶化。

专家提醒:不要迷信偏方,更不要以身试毒!任何关于蟾蜍“去毒”的说法,都是拿生命做赌注!

上一则新闻阿克马开炮 清真寺不该迁
下一侧新闻胶合板藏猫腻 622万令吉走私香烟被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