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是许多人充饥的首选,但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有不少健康细节需要注意。对此,台湾胸腔暨重症专科医师黄轩分享了吃泡面的「3要3不」原则。他强调,若每月适量食用1至2次,对健康影响不大,但要避免将泡面、碳酸饮料和熬夜结合在一起,否则会导致肝肾代谢负担大幅增加。
警惕泡面安全隐患
黄轩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指出,近期越南泡面频频被验出含有「苏丹红」(工业染料)和「环氧乙烷」(灭菌剂)残留,这两种物质均被列为一级致癌物。不过,他也表示,这些不合格泡面已在边境被全面拦截,并已退运销毁。
健康吃泡面:3要3不原则
黄轩指出,并非所有泡面都存在健康风险。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种类和烹调方式。以下是他提出的「3要3不」原则:
3要
- 要选透明包装看清面体:选择非油炸面体(如蒸煮面),可减少85%的丙烯酰胺含量。
- 要检查成分表:确认是否含有「E编号」添加物(尤其是环氧乙烷验证)。
- 要搭配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或芥蓝,能加速代谢和排毒。
3不
- 不喝汤底:泡面汤底往往含有70%的有害物质,建议只吃面不喝汤。
- 不用碗装泡面直接冲泡:碗装容器可能含有双酚A,改用玻璃或陶瓷碗较为安全。
- 不连续2天食用:过量摄取会对肾脏造成较大负担。
聪明烹调,减少健康风险
黄轩建议,在煮泡面时先将第一次煮面水倒掉,可去除约15%的添加物。调味包可以减量使用,只放三分之一,并自行添加葱花、蒜末或海苔等天然调味料。同时,可以搭配鸡蛋和青菜,补充蛋白质和纤维,帮助代谢。
另外,尽量避免使用附带的脱水蔬菜,因为可能含有较多食品添加物。尤其要避开红色或橘色调味包,因其可能含有人工色素、反式脂肪和高钠,长期食用恐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高血压风险。
避免危险组合,享受健康美味
黄轩提醒,每月适量食用1至2次泡面,对健康影响不大,关键在于聪明选择和正确烹调。但需要特别避免「泡面、碳酸饮料、熬夜」的危险组合,因为三者同时进行会让肝肾代谢负担暴增。只要注意这些健康细节,就能在享受泡面美味的同时兼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