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诺罗病毒疫情快速蔓延,过去一周已有超过25万人因腹泻求诊。台湾医生提醒,诺罗病毒传染力极强,接触受污染的食物、物品、呕吐物,甚至病人飞沫,皆可能导致感染。为防止传播,民众应勤洗手、加强消毒,尤其上厕所时应尽量避免滑手机。
单周腹泻病例创新高
根据台湾疾管署监测数据,3月2日至3月8日期间,腹泻门急诊就诊人次达到25万5775,虽较前一周的28万1132人次减少9%,仍为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同时,腹泻群聚通报案件也创下近5年同期最高纪录,尤其在餐饮和旅宿业中频频发生,检验结果显示诺罗病毒为主要病原体。
病毒传染力惊人,医生呼吁警惕
台湾胸腔科医师苏一峰警告,只需摄入十几颗病毒即可感染,而患者呕吐时能喷出上千万颗病毒,传染风险极高。他特别提醒,高雄即将停水两天,居民务必提高警觉,切勿以为酒精消毒就能万无一失。
台湾儿科医师陈敬伦则分享,由于近期大量患者因诺罗病毒感染就医,诊所已提前准备呕吐碗,并在接待时询问是否有恶心呕吐症状。他表示,诺罗病毒来势汹汹,发病迅速,往往上一秒正常用餐,下一秒就突然恶心呕吐,毫无征兆。由于呕吐物传染力极强,诊所护士们纷纷采取漂白水消毒,但依然对病毒传播心有余悸。
诺罗病毒症状及防范措施
台湾疾管署指出,诺罗病毒传染力强,任何年龄层都有感染风险,尤其是幼儿、老人及免疫力较弱者,症状可能更为严重。病毒潜伏期为10至50小时,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伴随恶心、发烧、头痛、腹部痉挛及胃痛等症状,病程长短因病原种类和个体免疫力而异,可持续1至10天。
为预防病毒感染,疾管署建议:
- 如厕后、进食或准备食物前,务必正确洗手。
- 烹饪时注意食品卫生,生熟食物应分开处理,尤其是带壳水产如蚵和贝类,需彻底煮熟后食用。
- 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居家休息,症状解除至少48小时后再恢复上班或上学。外出时应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
面对诺罗病毒疫情,公众务必提高警觉,遵循防疫措施,避免病毒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