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一名34岁男子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匿名发帖,分享了他正面临的一道艰难职业选择题:是否要辞去目前月薪1万令吉的经理职位,转而接受一份薪水仅有4500令吉的新工作。之所以心动,是因为新公司强调准时下班,倡导工作与生活平衡。

他说,虽然自己深受老板器重,但每天都要做大量决策,压力巨大。即使下班回家,也常常不得不继续加班到深夜11点甚至12点。随着年纪渐长,身体已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扛住熬夜的负担,疲惫和压力接踵而至。反观新公司,员工评价普遍认为工作与生活平衡良好,这正是他向往的原因之一。

不少网友看了帖子后,纷纷表示男子显然已身心俱疲,否则不会在网上求助意见。很多人建议他谨慎考虑,毕竟薪水骤减一半多,必然对日常生活开销造成不小冲击。在大众眼中,放弃高薪去做低薪工作,往往被视为不明智的选择。毕竟,大多数人都追求事业向上发展,少有人愿意“往下走”。

健康才是最大财富

然而,很多人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如果长期熬夜工作导致健康受损,甚至引发心理问题,最终可能患上精神疾病,到那时,即使保住高薪职位,工作效率和表现也会大打折扣。工作可以替换,但健康一旦垮掉,再多的治疗和药物也难以恢复原状。与其透支健康去追逐金钱,不如暂时放慢脚步,找一份兼顾身心健康的工作,等调整好状态后再做长远规划。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陷入了“无路可走”的误区,认为自己别无选择。事实上,不妨在换工作之前,先仔细评估个人消费习惯和经济状况。如果家庭储蓄或其他收入来源足够支撑日常生活,那么即使放弃高薪,生活质量也未必会大幅下降。最坏的情况不过是调整生活方式,比如减少外出聚餐或缩减非必要支出。

重视新工作的成长性

此外,做决定时也应该考量新工作的成长潜力,看看它是否符合职业规划。假如新职位能够提供长远的发展空间,即便薪水略低,也不一定是错误的选择。更何况,如果这份新工作能让自己拥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学习新技能或追求个人爱好,那么获得的幸福感其实远超薪水差距带来的损失。

职业选择不仅仅是薪资的比拼,还需要综合考量成长机会、领导风格、工作环境和生活平衡等因素。只有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长远。

上一则新闻警总长料6月下台 警队二号人物或成一哥
下一侧新闻诺罗病毒无法被酒精杀死 医生警告上厕所别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