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农历二月十七,被认为是扫墓吉日,文冬两广义山今早迎来大批祭祖人潮。文冬金马苏新村的区志才特地偕同家人前往祭拜父母,其中包括他的美籍媳妇及儿子的非裔美籍友人,场面温馨且富有文化交流意义。
跨文化体验,清明祭祖成团聚时刻
区志才表示,他的美籍媳妇已深度融入本地文化,不仅积极参与华人传统节庆,清明时节更与家人一同扫墓,藉此缅怀先人,也促进家族情感。
他进一步指出,儿子的非裔友人正好来访,便邀请他一同前来,让他亲身体验清明节的习俗与文化。“儿子也向友人逐一介绍清明扫墓的礼仪与细节,并分享家族祭祖的故事,希望能让他更深入理解华人慎终追远的精神。”
祭祖人潮涌现,义山管理委员会提前应对
文冬两广义山管理委员会主席黄源先生表示,今日适逢周日,又是扫墓吉日,许多民众为避开清明节前后的高峰期,选择提前前来祭祖。清晨七时许,大伯公亭已人潮涌动,工作人员也提早到岗,协助扫墓民众。
“预计扫墓高峰期将落在3月29日(周六)、30日(周日)、4月4日(清明节正日)、5日(周六)、6日(周日)。届时,委员会将聘请10名工作人员负责交通指挥,并安排部分理事前来协助,以确保现场秩序。”
传统与创新并存,摺纸祭品寄托思念
清明节祭拜祖先,冥纸、往生钱、金银宝等传统祭品不可或缺,人们也以虔诚的心意焚烧大悲咒折成的莲花、各式花卉及金猪,象征对先人的思念与祝福,祈愿他们在来世安康幸福。
莲花在传统信仰中被视为具有消灾解厄的功效,焚烧莲花不仅能帮助逝者消除障碍,还寓意保佑他们在阴间一路顺遂。
来自文冬宋溪的陈女士平时热爱摺纸艺术,今年清明节更特别制作了一系列精美的手工祭祀摺纸作品,并在文冬两广义山贩售,包括烧猪(35令吉)、莲花(38令吉/对)、冥纸花(15令吉/盆),让扫墓民众能用更具心意的方式缅怀亲人。
清明节不仅是慎终追远的时刻,也成为家人团聚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节日。今年,透过跨文化的交流,清明节更展现了其包容与温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