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大学最新研究警告,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可能通过特定亲密行为经由鼻腔入侵大脑,导致神经炎症,增加记忆衰退、运动障碍,甚至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研究刊登于《mBio》期刊,由病毒学家舒克拉教授(Deepak Shukla)领导。团队发现,HSV-1不仅会引发常见的唇疱疹,更可能在口部性接触时借助鼻腔进入大脑,开启一条“危险通道”。
病毒如何攻击大脑?
HSV-1是全球最常见的病毒之一,估计近40亿人携带该病毒,通常通过直接接触或唾液传播。然而,研究发现:
🔺 鼻腔可能成为病毒侵入大脑的关键途径 —— 病毒可穿透鼻腔上皮细胞,直达嗅球(大脑嗅觉中枢),引发长期神经损伤。
🔺 关键酶“肝素酶”(HPSE)助病毒破坏神经系统 —— 该酶原本用于修复组织,但HSV-1可能劫持它,加剧炎症,导致脑损伤。
动物实验惊人发现
科学家将HSV-1滴入小鼠鼻腔,结果发现:
✅ 正常小鼠感染后症状严重:呼吸困难、焦虑加重、记忆力下降,甚至死亡。
✅ 降低HPSE的小鼠症状较轻:病毒破坏力减弱,脑炎症状较轻。
HSV-1进入大脑后,可能引发罕见的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甚至与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舒克拉教授警告:“如果病毒长期潜伏在大脑,可能逐渐影响行为、运动能力和神经协调。”
如何预防?
❌ 避免与活动性疱疹病灶直接接触
✅ 维持良好个人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 研究团队正探索抑制HPSE的潜在疗法,降低病毒对大脑的长期影响
这项研究再次提醒,某些不当行为可能带来潜在的健康危机,谨慎防范才能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