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2年那场震撼全马的世纪大辩论吗?
在吉隆坡旅游咨询中心,前首相纳吉与时任反对党领袖安华,围绕经济课题正面交锋,辩论焦点正是“是否应该救助沙布拉能源集团”。这一场直播辩论不仅引发热议,更是两位重量级政治人物的思想碰撞。
当时,纳吉已经卸任首相四年有余。他在辩论中力主政府直接介入救助沙布拉集团,理由是:一旦沙布拉倒闭,国家经济将受到重创,大量员工失业,连带中小型企业也将受到牵连。纳吉甚至提议,由国营企业如国油公司注资并接手管理,以避免更大的经济危机。
然而,安华却对这一提议冷嘲热讽,质疑为何要用人民的钱去填补一家管理混乱公司的漏洞。他反对“直接救助”,而是主张进行法务审计,彻底调查公司内部问题后才做决定。彼时,公正党领袖拉菲兹也在社交媒体上大力声讨纳吉的“救赎论”,引发一片支持声浪。
打脸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可打脸来得太快,连三年都不到。2025年3月12日,希盟政府在安华的领导下,决定注资11亿令吉解救沙布拉能源集团。面对汹涌而来的质疑声,政客们立马展开“文字游戏”,声称这不是“救赎”,而是“投资”或“贷款”。当年义正辞严批判纳吉的口吻,如今却像被堵住了喉咙,悄然无声。
这次自打脸,绝非希盟在经济课题上唯一的案例,却是最为讽刺的一次。毕竟,这场辩论不仅是安华与纳吉首次在国会外正面对峙,且辩论主题也相当明确:“政府该不该介入救赎沙布拉?”
安华当年打着“绝不救赎”的旗号信誓旦旦,言辞锋利,如今却在现实面前妥协,直接推翻了自己曾经的立场。
持续打脸的剧本不断上演
不仅是沙布拉课题,希盟政府上台后还有不少“啪啪打脸”的政策转向。
- 教育承诺落空: 承认统考、增建华校、制度化拨款华教、充足华文师资等承诺仍遥遥无期。
- 经济政策反复: 国债高企、延续1MDB计划如TRX、减少汽油津贴、保持高教贷学金、增税等,都与承诺背道而驰。
- 合作和项目持续: 宝腾-吉利合作、边佳兰石油提炼计划、莱纳斯稀土厂,乃至反贪腐和种族议题,希盟也未能兑现改革承诺。
讽刺的是,曾经激烈抨击的国阵政策,如今却被希盟一一延续或沿用。撇开一马丑闻不谈,纳吉当年推行的政策在现实面前似乎逐渐被验证为正确之举。此次救助沙布拉事件,更是彻底将希盟的“反对立场”打回原形。
观点要有角度,真相不怕争议
尽管中文社群对纳吉仍存反感,甚至本能地抗拒任何“不贬低纳吉”的文章,但作为笔者,我愿意提供一个不同角度的分析。希望读者能放下成见,冷静思考,毕竟,集思广益才能看清真相。
无论站在哪一边,都应以理性面对现实。与其一味批判,不如深入剖析政策的成效和现实操作,毕竟,政坛永远不缺反转和打脸,缺的是深刻反思和理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