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感冒药中含有抗生素是正常的,但台湾感染症医学会理事长张峰义指出,感冒、流鼻涕并不一定需要抗生素,目前在诊所,许多普通感冒患者被过度使用抗生素,这已成为普遍现象。
抗生素≠感冒药,对病毒无效
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感染,而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两者并不相同。虽然部分细菌感染也会引起咳嗽、黄痰、流鼻涕,但这些症状不能单凭痰液颜色来判断。例如,痰液变黄并不一定是细菌感染,也可能只是上皮细胞修复的正常现象。
实际上,90%以上的感冒都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的比例较低,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
✔ 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红肿化脓)
✔ 链球菌性咽炎(高烧+剧烈喉咙痛)
✔ 鼻窦炎(严重鼻塞+浓稠鼻涕)
如果一家人同时感冒,通常不太可能是细菌感染,除非像A型链球菌“食肉菌”感染那样,确实有多人同时出现发烧、喉咙化脓等严重症状。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不少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快速治愈”感冒,但实际上,抗生素对病毒完全无效,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 破坏肠道菌群,导致肠胃不适
⚠ 增加抗药性风险,让细菌变得更强更难治
⚠ 影响免疫系统,长期滥用反而容易生病
正确用药观念
张峰义提醒,抗生素不是感冒万能药,必须经过医生评估,确诊为细菌感染才需使用。
✅ 切勿自行购买或服用抗生素
✅ 医生开具后应完成整个疗程,避免抗药性
✅ 医疗机构应严格管控,防止滥用抗生素,降低超级细菌风险
感冒大多无需抗生素,乱用不仅无效,还可能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