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也要注意健康!一名17岁少女周同学在耳垂和耳骨上打耳洞后,伤口久久未愈,还出现红肿和剧痛。就医一个月仍未改善,最终因发烧送急诊,被诊断为蜂窝性组织炎,医生从耳朵挤出大量脓液和血水。
进一步检查发现,她感染的是绿脓杆菌,需紧急住院接受清创手术,并在耳骨处放置引流管。经过特定抗生素治疗,周同学才逐渐康复,治疗近两周后痊愈出院。
为何耳骨感染容易恶化?
台北慈济医院儿科医生邱馨慧解释,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于潮湿环境的病菌,通常出现在开刀伤口、气切管路等地方。相比于皮肤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更具感染性,特别容易在免疫力低下者体内繁殖。
由于耳骨的血液循环较差,一旦发炎,细菌容易扩散,进而演变为蜂窝性组织炎,甚至影响外观,让耳朵变形如“花椰菜”,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部分感染组织,但不会影响听力。
如何避免感染?
医生提醒,打耳洞后切勿用手乱摸,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如洗头、洗脸后应及时擦干,并按医嘱涂抹抗菌药膏。如果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应尽早就医,以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