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界传来噩耗,浙江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刘永锋在参加一场会议期间突发脑溢血倒地,抢救一个多月仍未能挽回生命,于3月5日病逝,年仅48岁。他的妻子悲痛表示,丈夫一年工作319天,几乎全年无休,疑因过劳致死。

突发脑溢血离世,工作强度令人唏嘘

据中媒综合报道,刘永锋于今年1月21日在西安出差期间,会议现场突发脑溢血昏倒,随即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然而,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施救,他始终昏迷不醒,最终于3月5日离世,留下妻子、两个孩子和年迈父母,令人惋惜。

遗孀公开信控诉过劳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刘永锋去世后,一封题为《刘永锋教授爱人呼吁关注高校科研工作者过劳问题》的公开信在网络上热传。信中,遗孀控诉丈夫长期高强度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她透露,整理丈夫的工作电脑后,通过调取车辆出入校记录及铁路和航空购票信息,重建了刘永锋过去一年的工作轨迹,触目惊心。

据曝光的出勤记录显示,刘永锋一年中工作319天,其中晚间10时后下班的天数达105天,出差天数则高达135天。这种高强度工作状态已持续了整整18年,几乎全年无休。遗孀痛心表示,中国高校中青年科研工作者普遍存在过劳现象,希望社会能关注这一群体,建立起有效的健康保障机制,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学术界明日之星,科研成就显赫

公开资料显示,刘永锋1999年在浙江大学材料系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获博士学位,随后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起在浙江大学材料系任教,2012年晋升教授。他长期致力于储氢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调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学术界声誉卓著。

刘永锋曾获得中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项目和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多个重要计划。他在科研领域的卓越表现,让他成为学术圈备受瞩目的青年才俊,未料英年早逝,实为学界重大损失。

呼吁关注科研人员身心健康,避免悲剧重演

刘永锋的突然离世,引发社会对科研工作者过劳问题的广泛讨论。遗孀在公开信中呼吁,高校和社会应为科研人员建立健全的健康保障机制,让他们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也能享有身心健康与家庭幸福。

上一则新闻43岁韩星惊传在家身亡 “已过世一段时间”
下一侧新闻赞“没有子弹在空中飞” 古晋被指是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