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每天排便就代表肠道健康,但事实并非如此。台湾营养师刘雅惠提醒,若出现以下三种异常情况,就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是肠道功能失调,甚至与肠躁症或大肠癌有关,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三大异常信号:小心肠道出问题
- 便便黏马桶,冲不干净
这是常见的排便异常现象,通常和饮食中过多油脂有关。脂肪难以被消化,导致粪便质地发生变化,出现湿黏难冲的情况。 - 肚子胀气,臭屁频发
如果经常感觉肚子胀痛、放臭屁频繁,可能是肠道内有害菌过多,导致食物消化速度变慢。长此以往,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隐藏健康风险。 - 粪便细软、不成形
粪便过于细软,甚至呈糊状,可能是纤维摄取不足或肠躁症的表现。严重时,甚至可能与大肠癌风险有关。
刘雅惠强调:“每天排便不代表肠道健康无虞,出现这些异常信号要特别注意。”
医生提醒:便便异常要重视,及时调整饮食
大肠直肠外科医生陈威佑表示,正常粪便主要由水分和不可消化的纤维组成。如果饮食中缺乏足够纤维,却偏爱高油脂和高蛋白食物,容易导致便便湿黏、不成形。此外,现代人压力大、焦虑多,情绪通过迷走神经影响肠道,大脑为应对压力而抑制消化功能,从而引发腹痛或排便异常。
警惕粪便带血、黏液或恶臭
虽然目前没有研究证明湿黏便和大肠癌直接相关,但如果粪便带有血丝或黏液,同时伴有腹痛、腹泻或恶心,就可能是肠道慢性发炎或肠黏膜溃疡的警讯,应尽快就医。
改善便便黏马桶的小妙招
如果只是轻微湿黏,通过增加纤维摄取、多喝水,减少高油脂和精致淀粉的摄入,通常能有效改善。
但如果便便出现以下症状,务必立即就医:
- 粪便带血丝、黏液增多或有恶臭
- 粪便变细如笔状
- 排便习惯改变,出现腹痛或排便不尽感
这些症状可能是大肠癌或其他严重疾病的信号,务必及早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