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持续,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马升琨6日与乌克兰农业政策与食品部部长科瓦利及食品安全与消费者保护署署长特卡丘克会晤,双方签署协议,正式确定中国将从乌克兰进口豌豆及野生水产品。有外媒分析认为,中国或已开始为乌克兰战后重建进行布局,而乌克兰的粮食与矿产资源可能成为交换条件,以换取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援助。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公告,马升琨代表中国海关总署与特卡丘克签署了《乌克兰豌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和《乌克兰野生水产品输华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马升琨高度评价中乌农业合作,认为此次协议将进一步深化两国农产品贸易,丰富中乌战略伙伴关系。他指出,中乌农业合作具有高度互补性,潜力巨大,中方愿与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两国民众福祉。

乌克兰农业政策与食品部部长科瓦利强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进口国,也是乌克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此次协议将大幅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乌方希望尽快实施豌豆和野生水产品的对华出口,并逐步扩大出口品类。

德国之声近日引述德国《商报》的分析指出,中国企业已悄然开始布局乌克兰战后重建,基辅政府应密切关注北京在此问题上的动机与角色

文章提到,战前乌克兰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曾十分活跃,乌克兰向中国出口粮食和核反应堆部件,并进口机械设备与消费品。文章建议,乌克兰或可借鉴伊拉克的“石油换重建”模式,推出类似的“粮食换重建”方案。

此外,文章还指出,乌克兰的粮食、矿产及航空技术可能成为缓解中乌关系的筹码,以换取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支持。尽管乌克兰可能不会签署影响深远的协议,但鉴于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等关键领域的主导地位,基辅政府若完全排除中国参与战后重建,可能并非明智之举。

上一则新闻大马著名经济学家去世  享年78岁
下一侧新闻女病人被要求脱衣原地跑步 华裔医生又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