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习近平雷厉风行打贪,喊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甚至承诺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话语掷地有声,震慑四方。
大马政坛也不遑多让,口号一个比一个响亮,“我们都是一家人”,结果成了各怀鬼胎的仇人;“大马一家”喊得震天价响,最后却变成“大马‘亿’家”,金条和钞票堆成山,砰然落地。
如今,依斯迈沙比里涉及1亿7000万令吉弊案,震惊海内外。另一位前首相即将步上法庭,成为新一代的“法庭常客”,历史似乎又在重演。
从“民不敢与官斗”,到“民与官斗”,再到“官官相斗”,这出戏演了几十年,老百姓始终只是观众,看着一幕幕荒诞剧轮番上演。
反贪会未审先判,民主已成虚名?
司法尚未介入,反贪会倒是先出手,大秀拳脚,似乎要让观众提前对号入座。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各种声音,指责这是“选择性调查”。对此,反贪会主席阿占巴基义正词严地回应:“没人给我们指示,我们是根据情报和投报展开调查。”还反问记者:“你认为这是选择性调查吗?”
这番话听起来滴水不漏,但面对媒体,没有烂问题,只有答不好的回答。答不上来,不是懒理,就是摆烂。
真正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为何在大马,“拜官”能得到第二财库,“跪党”就能收获灰色收入?反贪,何时变成了“返贪”?
腐败已成制度,改革遥遥无期
朝野恶斗,党派纷争,官场倾轧,钱权交易已成为政治生态的一部分。贪腐案件一宗接一宗,根本停不下来,腐败早已制度化,成为一块代代相传的温床。
在这个游戏规则下,不动歪脑筋才是异类,以物易物、以金换心、以钱换权,已经成为默认的生存方式。要改变这一切,谈何容易?毕竟,制度养肥了一代又一代人,谁又愿意主动打破自己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