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吃饱饭后容易犯困、精神涣散,这可能与血糖剧烈波动有关。台湾台大医院前儿科医师、知名YouTuber 蒼蓝鸽指出,饭后血糖应随时间逐渐下降,若2小时后仍高于200mg/dL,可能已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饭后嗜睡?小心血糖失控
蒼蓝鸽在社群平台科普,人体血糖在饭后1小时达到高峰,正常情况下,饭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140mg/dL,若介于140至200mg/dL,则属于血糖偏高,若超过200mg/dL,可能已罹患糖尿病。
台湾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突破250万,且每年新增2.5万人,糖尿病盛行率持续攀升,成为国人健康隐忧。对此,蒼蓝鸽建议饭后避免久坐,只要简单散步、原地踏步或超慢跑,都能帮助降低血糖浓度,减少血糖波动对身体的影响,不仅控糖,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减重。
稳糖3招 远离糖尿病威胁
除了饭后适量活动,家医科医师宋晏仁也提出稳定血糖三大关键:
✅ 适量摄取醣类:减少白饭、面包、甜点等精致碳水化合物,避免血糖飙升。
✅ 确保高品质睡眠: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调节,增加糖尿病风险。
✅ 增加运动量:每餐饭后步行15分钟,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度,稳定血糖。
糖尿病初期症状易忽视 及早检测避免并发症
宋晏仁提醒,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人可能频尿、口渴、容易疲倦或体重异常变化,却未察觉血糖异常。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失明)、肾衰竭(透析)、循环系统问题(截肢)**等严重并发症。
定期健康检查、调整饮食与运动习惯,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维持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