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马一则网传贴文引起广泛关注。一名3岁女童因重感冒及腹痛被家属送往医院急救,但不幸抢救失败,最终在医院去世。家属怀疑急救过程中存在疏忽,在网上公开此事。据媒体报道,父亲尝试向警方报案,但遭拒受理,原因不明。

女童去世当天,医院为死者进行解剖,最终确定死因为严重肠胃炎引发败血症。这起事件引发民众热议。大马法医陈然致,将从专业角度分析这宗死亡案件。

警方为何不受理报案?司法解剖是否必要?

女童父亲称,警方因家属不愿解剖而拒绝立案。这其中是否有误会?实际上,若家属怀疑医疗疏忽导致死亡,警方必须受理报案,并启动调查。

根据马来西亚刑事程序法第329(c)条文,如果死者死亡情况疑似涉及他人犯罪,警方有权要求进行司法解剖(forensic post-mortem),无需家属同意。警方会发出解剖请求书(Police Order 61),由法医进行解剖,以确定死因是否与医疗失误有关。

解剖能否查出医疗失误?

家属质疑,医生仅以细菌感染解释死因,是否有隐瞒?解剖能否查出抢救过程是否有失误?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解剖完整、细致,医疗失误都会显露无遗。

几年前,我曾处理过一起医疗事故。病人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但手术刚开始,医生将腹腔镜探头插入腹部时,病人突然血压骤降,不久在手术台上去世。术前,医生极力否认操作失误,然而解剖后,我清楚地发现血管破裂的部位,证实手术过程中发生了致命损伤。最终,家属提起法律诉讼。

由此可见,解剖是确认医疗疏忽的关键手段。

女童死因可信度如何?

媒体报道,女童的官方死因被确认为严重肠胃炎引发败血症。这是否可信?答案是——如果是解剖后得出的结论,那必然可靠,因为法医不会凭主观推测书写死因,所有结论必须有具体证据支持。

曾解剖过一名3岁9个月的女童,她在去世前发烧、咳嗽一周,当天出现腹痛、呕吐,送医时已不治。解剖结果显示,死者患有先天性肠旋转不良(intestinal malrotation),导致小肠扭转(intestinal volvulus)及部分坏死(gangrenous bowel)。进一步检查发现,死者当时感染肺炎(pneumonia),引发败血症(sepsis),最终导致肠扭转及坏死。这起案例收录在我的书《逝者的证词 – 我是法医陈然致》中,题目为“菜鸟法医”。

由此可见,严重感染引发败血症,最终致死的情况确实存在,法医所写下的死因必须有科学依据,并经得起资深医疗专家的审核。

医疗失误会被追究吗?

虽然死因已确认,但案件调查仍未结束。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政策,所有5岁以下孩童死亡案件必须提交死亡率会议(mortality meeting)讨论。

死亡率会议由医疗专家组成,包括小儿科专科医生、急诊专科医生、法医等。

会议讨论重点:

  • 死因是否合理
  • 救治过程中是否有医疗失误
  • 如何改进医疗系统,避免类似悲剧发生

这就是为何法医必须100%确认死因,因为其报告将接受专家审核,并影响未来医疗政策。

家属如何保障权益?

我理解,家属在亲人突然去世时,往往会慌乱、不知所措。因此,我建议:

  • 了解家属的法律权利——若怀疑医疗失误,可向警方报案,并要求司法解剖
  • 熟悉遗体处理程序——这有助于在悲痛中保持冷静,依法维护权益

关于这些内容,我在第二本书《逝者与法医的对话记录》(迷思6:遗体处理程序)中有详细解说,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应对类似情况。

总结

  1. 家属怀疑医疗失误,有权向警方报案,警方必须受理,并可要求司法解剖。
  2. 解剖是确认死因及医疗过失的关键手段,法医必须以证据为依据,不可凭空推测。
  3. 案件会提交死亡率会议,由专家审核死因,并检讨医疗系统是否存在问题。
  4. 家属应了解自身权利及遗体处理程序,以便冷静应对。

希望这起事件能推动公众对医疗死亡案件调查机制的认知,让每一个不幸离世的个案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上一则新闻300万冰毒从西马运东马 “跑腿”被拦下逮捕
下一侧新闻大马电商逃税黑洞!政府该如何堵住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