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动党党选临近,匿名黑函四处流传,党内矛盾浮出水面。资深领袖彭文宝提醒,以林冠英为核心的“悲情牌”操作是一把双面刃,若党内陷入权力斗争,恐重蹈民政党的覆辙。
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黑函声称林冠英若失去党职将难以自保,但这种说法实则“害”林冠英,而非帮助他,因为这等同默认其有罪。他强调,自己始终相信林冠英的清白,并认为所有司法案件应交由法庭公正裁决。
另一封黑函则指控巫统及公正党以金钱收买陆兆福及倪可敏,试图推翻林冠英,并宣称若林冠英失势,行动党将瓦解,华社权益亦将受损。对此,彭文宝严厉驳斥,批评此类言论毫无根据,强调行动党不会被金钱收买,也不会因个别领袖的去留而动摇根基。他以90年代李霖泰退党为例,指出当时行动党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更加强大。
他认为,黑函的真正目的在于制造“悲情效应”,试图争取党员同情票。然而,这种策略往往适得其反,不仅难以提升林冠英的支持率,反而可能引发党员反感。他提醒,2008年民政党因派系斗争而失去槟州政权的教训仍在,行动党绝不能重蹈覆辙。
针对林冠英的基层支持率,他援引数据分析,指出去年9月槟州行动党大会党选中,多名“林派”候选人落败,显示林冠英在槟州的实质支持率不足30%。即使近期积极拉票,预计支持率也仅回升至30%多。此外,他质疑,若林冠英确实掌握70%的槟州代表票,为何其“政治后院”峇眼区会大会仍因流会而受关注?
根据党内部数据,本次党选全国约4200名代表具投票权,其中槟州以296个支部、670名中央代表位居第三,占总票数的17%。前四大票仓分别为雪兰莪(860人)、霹雳(800人)、槟州(670人)及柔佛(560人)。
他回忆1995年丹绒三役败选后的党内情况,指出当时尽管出现“不要林吉祥、不要卡巴星”的声音,党员仍严守纪律,避免党内矛盾外泄,最终媒体甚至误以为这是行动党自导自演的一场戏。他强调,1995年至2004年间,行动党处于低潮期,许多党员默默耕耘,从未张扬个人功劳。他以自身及已故加巴星为例,指两人当年曾自掏腰包维持槟州党总部运作,而曹观友、罗兴强、郑雨周及林峰成等人亦持续经营党务,逐步建立民众对党的信心。
彭文宝坦言,他对某些领袖频频提及自身贡献感到讶异。他认为,真正的领导人应专注于推动党的成长,而非不断强调个人功绩。他指出,林冠英已历任多届国州议员、槟州首席部长及财政部长,已拥有许多机会,党并不欠他任何东西。
“我感恩党给予的机会,也因党而曾担任行政议员,并获封拿督斯里勋衔。退休后也有退休金,做人应知足。过度贪恋权力的领导人,最终只会失败。”
他强调,本次党选的关键是“救党”,而非“救个人”。他希望选举后,行动党能抛开派系斗争,重新团结出发。
“领袖可以更替,但行动党仍是一个伟大的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