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信用卡后一定要洗手,但千万不要用酒精干洗手,否则可能让致癌物更快渗入体内。
近日,外媒报道,苹果官网多款产品,包括移动电源、无线充电器和Apple Watch充电座等,可能含有双酚A(BPA)。根据加州法规,相关产品已被要求标注警告。对此,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提醒,接触含BPA的物品,相当于让有害化学物质直接进入体内。
他指出,BPA不仅能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还能通过皮肤渗透至血液,影响内分泌系统,甚至干扰生殖功能。研究发现,24小时内约有25%的BPA可通过皮肤吸收,让人体毫无察觉地接触到有害物质。
BPA广泛用于塑料制品,如3C产品外壳、信用卡、收据、塑料瓶和运动器材等。由于它会干扰激素系统,可能导致不孕、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增加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影响儿童的神经发育,增加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ADHD)的风险。
如何减少BPA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专家建议:
- 尽量减少接触含BPA的塑料制品,特别是3C产品、信用卡和收据纸。
- 接触这类物品后一定要洗手,但不要用酒精干洗手,否则会加快BPA吸收,建议用清水或肥皂清洗。
- 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加热食物,改用玻璃或不锈钢容器。
- 购买BPA-Free产品时,注意是否含有BPS、BPF等替代物,这些物质的安全性仍存在疑虑。
- 定期清洁手机、键盘、鼠标等,避免BPA微粒长期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