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对全球经济带来深远影响,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市场波动及失业率上升等问题。然而,从墨西哥、加拿大及中国的反应来看,各国不会被动接受,而是采取联合反制措施,最终恐将导致双方皆受损。作为东盟主席国,我国应积极应对,强化区域合作,推动多边贸易体制,以确保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经过一个月的缓冲期,特朗普于3月4日正式宣布对加拿大与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并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由10%提高至20%。此举无疑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全球供应链、消费市场、金融体系及就业率。

美国长期以来对加拿大与墨西哥维持相对低关税政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及后来的《美墨加协定》(USMCA)让三国贸易关系紧密。2024年,加拿大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总额达8500亿美元,墨西哥则达7000亿美元。然而,如今特朗普取消低关税政策,可能推高美国国内商品价格,并破坏北美经济区稳定。此外,对中国加征关税也将进一步加剧中美贸易战,使全球经济面临更广泛的影响。

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决定不仅针对北美及中国,日本也受到牵连,被指控操纵汇率而面临潜在关税威胁。欧盟、东盟及印度等主要贸易伙伴亦可能成为下一波目标。

关税措施对经济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声称,此举是为缩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但其负面效应可能更早显现。

首先,关税将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加拿大与墨西哥是美国汽车产业零组件的重要供应商,关税提高后,生产成本增加,最终转嫁至消费者,推高汽车价格,导致销量下降。

其次,美国联邦储备局(Fed)近年来为抑制通胀已多次调高利率,而新一轮关税政策可能迫使Fed维持高利率,甚至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抬高企业借贷成本,降低投资意愿,反而阻碍制造业回流。

此外,美国本土企业在供应链受阻的情况下,出口竞争力恐大幅下降。企业更可能选择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其他国家,而非回流美国。

针对美国加税措施,加拿大宣布对155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加征25%关税,墨西哥亦对美国产钢铁、农产品等商品加税,北美贸易摩擦明显升级,影响区域供应链稳定。

中国作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对美出口额达5360亿美元。此次关税调整将削弱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尤其是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及消费品领域。中国政府已表示绝不接受威胁,宣布对美国产品(如鸡肉、小麦、大豆、棉花、牛肉及乳制品)加征10%至15%关税,同时将15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名单。未来,中国可能减少波音飞机采购、提高美国产能源关税,并寻求俄罗斯及中东作为替代供应商。

全球经济连锁反应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带来一系列全球经济动荡:

  1. 全球通货膨胀上升——由于供应链成本增加,企业势必将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导致汽车、电子产品、食品等消费品价格上涨。
  2. 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若贸易战升级,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能下降0.5至1%,对依赖出口的发展中国家影响尤为严重。
  3. 货币市场与股市震荡——关税政策加剧市场不确定性,资金可能转向避险资产,如黄金、美元与日圆。马币在这种局势下贬值的风险亦大幅增加。

面对这一局势,各国势必展开反制,导致贸易战进一步升级,最终恐形成“双输”局面。

大马如何应对?

作为2025年东盟主席国,大马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本区域经济稳定,并在全球贸易动荡中寻找机遇。以下几点策略值得关注:

  1. 强化东盟内部贸易——加速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2. 吸引产业转移——随着中国企业可能调整供应链布局,大马可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政策,以吸引外资进入,增强制造业竞争力。
  3. 推动多边贸易合作——加强与中国、中东、印度及欧盟的贸易联系,确保在全球贸易变局下保持稳定出口。
  4. 提升国内经济韧性——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以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增强自主经济能力。
  5. 发展绿色与数字经济——通过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提升竞争力。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无疑将为全球经济带来重大挑战,然而,大马若能透过深化区域合作、吸引外资及推动多边贸易协定,便有望在这场经济变局中维持稳定,并寻求新的增长机遇。

上一则新闻砂拉越破走私活动 充公柴油及Hilux
下一侧新闻华小有学生遭老师捏耳朵 网民吁快去验伤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