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报道,北京仍在谨慎观望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政策的真实意图,并派遣代表团与美国智库学者及官员接触。然而,特朗普原本希望与中国达成广泛协议,但见中方迟迟未有实质行动,决定再次动用关税手段施压。
特朗普是近半世纪以来首位根本性改变美中关系的美国总统,第二任期上任不到一个月,便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并随后宣布再加码10%。
中方谨慎评估,美方沟通管道成谜
报道称,中方此次更为审慎,试图评估特朗普的真正诉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与国务卿卢比欧(Marco Rubio)已与中方官员通话,但特朗普提出的“川习会”至今没有进展。
美中对话发展人士指出,中方不愿在特朗普面前示弱,在明确影响谈判的关键因素前,不轻易做出妥协。此外,中方官员、学者及亲近北京的人士已低调与美方接触,就可能的经贸协议提出方向,同时评估美方的反应。
熟悉中国政府运作的人士透露,中方已表达对互惠项目的合作意愿,但仍无法确定美方谁是可信赖的沟通渠道。与此同时,北京正评估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包括限制外国对美投资的行政备忘录,而特朗普随后又表示欢迎中国投资,这种前后矛盾的信号令中方难以判断。
中方试探美方底线,警告关税将带来反制措施
DGA欧布莱特石桥集团(DGA-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资深人员薄迈伦(Myron Brilliant)指出,中方仍处于观察和信息收集阶段,并未做出关键决定。尽管中方有意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但不希望设定先决条件,而是希望先厘清协议内容。
2月底,中国代表团在华盛顿与智库代表会晤,成员包括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及知名经济学者方星海、朱民等。代表团提出购买农产品和对美投资等建议,并警告美方进一步关税措施将伤害中国本已承压的经济。中方甚至威胁称,若美方执意加征关税,将撤回针对芬太尼走私的执法合作,包括停止提供可用于起诉中国业者的情报。
特朗普不排除加码关税,作为谈判筹码
熟悉特朗普想法的多位现任及前任顾问透露,特朗普有意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广泛协议,内容涵盖贸易采购、投资及核安全合作等议题。他认为中国未能全面履行2020年贸易协议的采购承诺,因此考虑进一步提高关税,以作为谈判的压力工具。
此外,中国外长王毅近期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活动,但并未随访团前往华盛顿。而特朗普的女婿库许纳(Jared Kushner)在第一任期曾在美中关系中扮演关键角色,但在第二任期未再加入政府。与此同时,中方也曾试探拥有中国商业利益的亿万富豪马斯克(Elon Musk)在美政府中的影响力,以探寻潜在的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