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原定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矿产协议,然而,两人会晤时却发生激烈口角,最终协议未能达成,泽连斯基更在不欢而散的情况下被请出白宫。美国副总统范斯(Vance)更当场指责他不知感恩,这一幕震惊全球。
外交风波:泽连斯基与特朗普正面交锋
泽连斯基在次日软化立场,表示乌克兰已准备好签署矿产协议,并“理解”华府正在寻求与俄总统普京对话。然而,特朗普并不买账,明确要求泽连斯基必须公开道歉。
有美媒分析,范斯在会谈中插嘴挑拨,导致双方怒火升级。他的发言不仅违反白宫外交礼节,更被亲乌派议员怀疑是特朗普政府的刻意安排,目的在于激怒泽连斯基,让他失控,以此塑造“乌克兰拒绝和谈”的形象,为未来削减援助铺路。
乌克兰的困境:失去美援将难以为继
面对特朗普强硬态度,泽连斯基试图为乌克兰争取更多筹码,但从乌国驻美大使玛卡罗娃当场掩面皱眉的表情来看,这场冲突无疑是一场外交灾难。他不仅丧失了“不卑不亢”的原则,也可能导致乌克兰在美国舆论场失去支持。
现实是残酷的,乌克兰的战争并非靠自身实力支撑,而是高度依赖西方援助,其中最关键的支柱就是美国。如今,美国政权更替,特朗普不愿再延续拜登政府的援乌政策,而一旦美国停止提供武器和金援,泽连斯基再如何坚持,乌克兰的抗俄战争也将难以维系,甚至可能面临进一步失土的风险。
欧洲的“口头支持”无济于事
尽管“特泽会”破裂后,欧洲多国纷纷表态支持乌克兰,但这些支持多半只是外交辞令,缺乏实质承诺。乌克兰希望加入欧盟和北约,却始终被部分国家设障阻拦,真正愿意为乌克兰承担责任的国家寥寥无几。
英国虽声称可能派兵前往乌克兰,但其角色更偏向“维和”,并不涉及作战。即便如此,俄罗斯仍坚决反对,使局势更加复杂。换句话说,乌克兰最终仍需靠自己解决战争,欧洲的口头支持并不能改变现实。
泽连斯基的抉择:如何降低损害?
这场不欢而散的会谈表明,泽连斯基仍不愿接受“屈辱终战”的结果。然而,形势已不再有利于乌克兰,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在谈判过程中尽量减少国家与人民的损失。
台湾的借鉴:从泽连斯基的遭遇看现实
泽连斯基在白宫受辱,至少提供了三个值得台湾深思的教训:
- 国家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过度依赖外部势力,否则极易沦为被动方。
- 国际政治没有永远的盟友,当“正义”的定义随政权更替而改变,任何国家都可能被牺牲。
- 战争没有“免费午餐”,一旦冲突爆发,无论获得多少援助,最终的后果都必须由自己承担。
台湾的出路:避免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当台湾观察泽连斯基今日的困境,是否曾想象过“被美国出卖”的可能? 过去,部分人士高喊“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将俄罗斯比作中国,但他们是否曾考虑美国可能弃台的现实?
与乌克兰不同,泽连斯基至少还拥有欧洲盟邦的支持,但台湾孤立无援,若一味依赖美国,最终被抛弃时,台湾的退路又在哪里?
对于即将上任的赖清德而言,眼下的最佳策略,或许就是主动推动两岸和平,避免让台湾陷入乌克兰式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