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是许多人喜爱的发酵食品,但食用方式不当,可能会导致营养流失,甚至生成致癌物。医生萧捷健在社交平台上提醒,根据烹调方法不同,泡菜的致癌风险可分为三种等级,其中高温油炒或烘烤最危险。
高温烹调恐生成致癌物
萧捷健表示,泡菜在适当发酵后,亚硝酸盐含量已大幅降低,但若长时间高温加热,可能会产生两种已知致癌物:
- 亚硝胺(NDMA):韩国食品研究院的报告指出,泡菜原料(如白菜、萝卜)含有硝酸盐,在发酵过程中会转化为亚硝酸盐。若再与蛋白质来源(如海鲜酱、加工肉品)高温烹煮,就可能生成强致癌物NDMA。
- 丙烯酰胺:美国FDA研究显示,食物中的糖分与氨基酸在超过120°C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泡菜煎到焦香时,就可能生成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A类致癌物,长期摄入恐提高癌症风险。
高温破坏营养 泡菜锅也难幸免
除了致癌物,萧捷健提醒,高温同样会破坏泡菜的营养成分:
- 益生菌最怕高温:泡菜中的活性益生菌在加热后几乎全灭,即使短时间加热,也会失去大部分活性。
- 维生素C易流失:泡菜富含抗氧化维生素C,但这种维生素对热极其敏感,一旦水煮或长时间加热,就会溶解在汤汁中或被破坏。
- 抗致癌物质降低:泡菜中的多酚、大蒜素等成分有助抑制亚硝胺,但高温也会降低它们的活性。
不同烹调方式的风险等级
✔ 高风险(致癌物超标)
- 烤泡菜、泡菜煎饼、泡菜炒猪肉(油温180°C):可能产生丙烯酰胺及多环芳烃(PAHs),建议减少烹调时间,避免高温久炒。
✔ 中风险(营养流失)
- 泡菜炒饭(快炒2分钟):维生素C剩50%,益生菌完全被破坏。
- 泡菜锅(滚煮10分钟):营养溶解在汤汁中,建议起锅后再加入泡菜,减少营养流失。
✔ 低风险(最佳食用方式)
- 凉拌泡菜(不加热):完整保留活菌和营养,最有益肠道健康。
吃泡菜更健康的小诀窍
医生建议,若天气冷想吃泡菜锅,记得最后才加泡菜,这样才能兼顾美味与健康,避免摄入过多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