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打呼代表“睡得香”,但实际上,鼾声过大或忽停忽响,可能是健康警讯!辅大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医生提醒,这可能是气道受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睡眠呼吸中止症,影响心血管健康。
打呼的原因有哪些?
打呼主要是呼吸道阻力过大,导致气流震动软组织产生声响,常见原因包括:
✅ 仰睡:重力让气道变窄,打呼更严重。
✅ 枕头或床垫不合适:影响颈部支撑,使气道不畅通。
✅ 肥胖或颈围较粗:脂肪压迫呼吸道,提高打呼几率。
✅ 鼻塞或过敏:鼻腔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加重鼾声。
✅ 饮酒、吸烟或服用镇静剂:放松喉咙肌肉,使气道更容易塌陷。
✅ 遗传或鼻咽构造狭窄:天生气道较窄,打呼情况更明显。
长期打呼的健康风险
🔴 睡眠呼吸中止症:夜间频繁缺氧,增加高血压、心脏病、中风风险。
🔴 日间疲劳与嗜睡:影响注意力、工作效率,甚至提高车祸风险。
🔴 慢性病风险增加:与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等疾病相关。
如何改善打呼?
💡 调整睡姿:侧睡可减少气道阻塞。
💡 控制体重:减少颈部脂肪堆积,降低打呼几率。
💡 避免酒精与镇静剂:保持肌肉适度张力,维持呼吸道通畅。
💡 选择合适的枕头与床垫:支撑颈部,避免呼吸受阻。
💡 寻求专业检查:如果鼾声过大、睡眠中常惊醒或白天嗜睡,建议进行睡眠检查,确认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并及时治疗。
⚠️ 打呼不是“睡得熟”,而是健康亮红灯! 如果家人打呼声如雷,不要再当成笑话,尽早就医,找出根本原因,让他们真正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