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感慨薪资追不上房价,尤其与上一代相比,差距更加明显。一名网友在脸书社团「匿名公社」发文,指出父亲30多年前月薪3万新台币(约4400令吉),靠着省吃俭用买下两间透天厝;而自己即便拥有硕士学历、进入家族大企业工作,月薪4.5万新台币(约6600令吉),却连一间房都买不起,让他深感无力,直呼「活得好累!」

薪资涨幅赶不上房价 让人心灰意冷

原PO回忆,父亲当年常叮嘱他努力读书,未来才能赚大钱摆脱低薪。然而现实却让他失望,即使学历更高、薪水表面上优于父亲,房价与物价的飞涨让购房变得遥不可及。

他还发现,公司里有些「皇亲国戚」,即使学历普通,也能凭借家族背景轻松坐上高层,甚至每年光靠分红就能拿到200多万新台币(约29万令吉),让他不禁质疑努力的意义,感叹人生失败。

网友热议:台湾青年的无奈与选择

这篇帖子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表示感同身受:

  • 「这就是台湾人生。」
  • 「99%的年轻人都一样,我也不例外。」
  • 「薪资增长赶不上通膨,已经是普遍现象。」

但也有网友提出建议:

  • 「想办法出国发展,在台湾只会被压榨。」
  • 「趁年轻累积第二专长,不要被现况困住自己。」

有房产已是胜利组?

另一方面,也有网友认为原PO不必过于悲观,毕竟父母已有两间透天厝:「你根本不用买房,已经比很多人好了」、「工作赚的钱只要用来生活,很多人月薪8-10万新台币(约1.2万至1.5万令吉)还要背房贷40年」。

薪资差距的关键——通膨影响

有网友分析,原PO与父亲薪资的差异,其实反映了通膨效应:「30年前3万新台币(约4400令吉),相当于现在的6.3万新台币(约9300令吉),以这个标准,你现在的薪资至少要达到12万新台币(约1.8万令吉)才合理。」

尽管各方看法不同,但这场讨论无疑揭示了世代间经济环境的巨大落差,以及年轻人在房价高涨时代的无奈与挑战。

上一则新闻安华去剪头发 准备迎接斋戒月
下一侧新闻妇女坠楼身亡 警方排除刑事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