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心动过?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告诉你喝一杯“天然瘦身咖啡”就能轻松减重,不需要节食、不需要运动,甚至还能“排毒养颜”。但你是否想过,这些“神奇”饮品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风险?近年已有多起案例,消费者因服用含禁药的减肥饮品而出现肝损伤、心血管疾病,甚至肾衰竭需要长期洗肾。当你端起这杯“快速瘦身”的饮品时,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在吞下未知的健康隐患?
这些“减肥神药”并非个例,市场上假药种类繁多,它们以不同形式伪装,侵蚀大众健康。为了避免中招,我们需要先了解假药的常见种类及其危害。
假药的四大类型:你知道自己买到的是什么吗?
第一类:掺杂非法成分的假药
这类产品往往披着“草本天然”“祖传秘方”的外衣,实际却添加了超过安全剂量甚至非法的药物成分,如西布曲明(Sibutramine)、利尿剂 (Diuretics)、类固醇(Steroids),甚至重金属等。这些成分短时间内可能带来“显著效果”,但长期服用将导致严重副作用,影响心脏、肝肾功能,甚至引发中风或猝死。减肥咖啡、壮阳药、美白胶囊,都是高风险类别。
非法行为!更可怕的是,一旦吃出问题,你连投诉的对象都找不到,因为政府根本查不到这些商家的资料。
市面上常见的“秘制中药”、“私人配方保健品”,许多都是自行生产,根本不符合药品生产标准。没有严格检测、没有剂量标准,甚至没有真实成分表。更过分的是,部分非法厂商会回收过期药、工业原料,再加工成“新药”出售。这些产品的危害难以预测,一旦服用,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健康损害。
第三类:假冒品牌药
有些不法商家直接仿冒知名药品,外包装与正版几乎无异,但实际成分未经严格检测,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有效成分。这类假药不仅无效,若含有错误成分,甚至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或中毒。例如,市场上曾出现假冒降压药、糖尿病药,导致患者血压失控、血糖剧烈波动,严重者甚至丧命。
第四类:水货与走私药
俗称的“水货”表示这些药物是从邻国通过非法途径进入我国,没有经过注册和卫生部的检验。许多人误以为“水货”只是未经本地注册的进口药,但实际上,许多水货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缺乏质量控制,存放环境不稳定,如高温曝晒或过度潮湿,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被破坏。甚至,这些“水货”在到达消费者前已在黑市流通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掺杂假药成分。消费者以为自己买到了“更便宜的海外正品”,实际上可能已经吞下质量无法保证的药物,导致药效不佳甚至健康受损。
为什么假药层出不穷?消费者为何容易受骗?
第一,“速效”心理,助长假药市场。许多消费者希望用最低成本、最快速的方式解决健康问题,而不愿意接受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例如,减肥需要合理饮食与运动。但很多人希望“一吃就瘦”,购买了这些打着“懒人减肥”旗号的产品,最终掉入假药的陷阱。
第二,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部分网红和商家为了销售产品,不惜夸大宣传,甚至隐瞒产品真实成分。消费者往往因为信任熟人或喜爱的网红,而放松警惕,最终买下危害健康的假药。
第三,假药的售卖渠道灵活多变,如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私人微商等,执法机关需要投入巨大资源才能追踪并取缔。即便卫生监管机构频频打击,这些商家仍会换个品牌、换个名字继续销售,令消费者难以辨别。而网购的兴起,更让假药的销售渠道更加隐蔽,监管难度进一步提升。
如何避免买到假药?保护自己,你可以这样做!
第一,检查药品是否获得NPRA注册
在马来西亚,所有合法销售的药品和保健品都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管机构(NPRA,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gulatory Agency)的严格审批。NPRA对药物的审核极为严谨,包括成分分析、生产安全性、疗效测试等,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因此,任何未经NPRA批准的药品,消费者都应避免购买。
消费者可以通过 NPRA官网 (https://quest3plus.bpfk.gov.my/pmo2/index.php)查询药品的注册信息。方法很简单,只需输入药品的注册号(MAL号码)或产品名称,即可查证该产品是否合法。如果查询不到,或注册信息与产品包装不符,极可能是假货或非法药物,应立刻停用!
第二,扫描药盒上的安全标签(Hologram)
即使某款药品已获得NPRA注册,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市场上仍有假药制造商会仿冒正规药品的包装,试图以假乱真。为防止这种情况,马来西亚政府特别推出了药品全息防伪标签(Hologram Meditag)。
每一个合法注册的药品和保健品,都必须附有一个独一无二的Hologram防伪标签,类似“药品身份证”,确保无法被不法分子复制或篡改。消费者可以使用FarmaChecker 应用程序(可在Google Play或App Store下载)扫描Hologram,确认药品的真伪。
在扫描后,需要核对以下信息:
Hologram是否能被识别:如果扫描无效,可能是伪造产品,切勿服用。
Hologram的信息是否与产品一致:如果扫描结果显示的产品名称、品牌或注册信息与手上的药品不符,很可能是假货或冒牌药。
第三,丢弃药盒前务必破坏Hologram,防止被滥用
很多人买药后,往往会随手丢掉包装盒,但这其实存在安全隐患。不法分子可能会回收药盒,将Hologram标签重新贴到假药上,以假乱真!
因此,在丢弃药盒前,消费者应该剪毁Hologram,确保它无法被重复使用。这样就能避免不法分子“旧瓶装新酒”,利用回收的药盒继续兜售假药。
别再掉入假药陷阱!
第一,拒绝“马上见效”的宣传。健康管理需要时间,任何声称“三天暴瘦”“无副作用”的产品,都是潜在的健康炸弹。
第二,认准NPRA注册号与Hologram防伪标签。凡是无法提供注册信息、Hologram扫描无效或信息不符的药品,都应立刻停用。
第三,只从正规药房或官方授权渠道购买。避免网络、社交媒体、私人微商或不明来历的“海外代购”。
第四,出现异常反应立即就医。若在服用药品后出现头晕、心悸、恶心、肾功能异常等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向医生或药剂师求助。
假药的存在,是因为有人愿意铤而走险谋取暴利,而消费者的需求和缺乏警觉,也让这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神奇产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它承诺速效?为什么它没有注册?为什么它只在网红或微商手中销售?为什么它比正规药品便宜?
当你看透假药的套路,你就能远离健康风险。

作者:吴宜凌(alpro pharmacy 大专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