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多名受害者齐聚马来西亚消费者行动委员会诗巫分会,控诉一家建筑承包公司涉嫌欺骗他们的房屋建筑及装修款项。

利用社交媒体和展销会寻找目标

该委员会诗巫分会主席刘修成表示,该公司通过“脸书”发布诱人广告,并在中区举办展销会或成为巡回展的注册供应商,以吸引潜在客户。他们展示各种房屋平面图、宣传单和房屋模型,打着“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房屋”的口号,吸引受害者预付定金,并承诺其余款项可按施工进度分期支付。

此外,该公司还安排多名代理四处寻找客户或潜在受害者,尤其是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活动尤为频繁。

签协议后工程停滞

刘修成指出,该公司会与客户签订书面协议,并附上付款时间表。然而,在收到第一笔款项后,大部分工程仅完成5%至10%就被搁置,至今仍然处于停工状态。

起初,这类诈骗案主要发生在民都鲁、木中、泗里街、诗巫、诗巫再也、加拿逸、实兰沟和木胶等地区,包括拉叻、峇都、达佬和乌也。最近,委员会还接获来自斯里阿曼和美里的受害者投诉。根据调查,这些受害者的房屋建造款项总额估计超过220万令吉,而实际损失高达180万令吉,其中大部分是预付款。

办公室早已关闭,承包商失联

委员会曾根据该公司的注册地址前往调查,结果发现办公室早已关闭,并联系承包商协商,但始终未收到回应。同时,该公司的脸书专页也已经下线,彻底“人间蒸发”。

提醒民众谨慎选择承包商

为了防止类似诈骗案件再度发生,委员会呼吁民众在选择房屋建筑承包商时要特别谨慎,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查承包商背景:确认其注册地址或分公司是否真实存在。
  2. 确保合法注册:查核承包商是否获得政府相关单位授权、注册或认可。
  3. 签订详细合同:所有建筑工程必须有完整的书面协议,并在律师楼正式签署。
  4. 分阶段付款:按照合同规定付款,确保施工符合预期后才支付款项。
  5. 了解相关法律:熟悉《土地拥有权法令(第56条)》、《地方政府规划许可法令(第133条)》和《注册承包商委任法令(第520条)》等相关法规。

共同监督,减少诈骗

委员会指出,这类房屋建筑诈骗在本地社区时有发生,防范诈骗的关键在于各方合作,尤其是社区居民应主动监督和评估当地承包商的信誉和施工状况。

“随着消费者法律意识的提升,我们希望能有效减少此类诈骗案件。同时,我们鼓励受害者积极举报可疑案件,以便相关单位能尽早采取行动。”

刘修成也呼吁更多受害者站出来提供资料,以便收集更多证据,推动后续行动。

上一则新闻如果你不让孩子“啃”你 他还能“啃”谁呢?
下一侧新闻耗资5亿9758万令吉 全国最长跨河大桥在砂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