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党吉兰丹巴西马国会议员阿末法德里近日质疑翻新后的爱大华巴刹为何设立三语招牌,结果遭到不少友族网民反驳。与此同时,曼绒市议员张传文也强调,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所领导的部门坚持多元开明路线,其政策方向清晰明确。
巴刹翻新后增设三语招牌
在翻新前,爱大华巴刹并未设有三语招牌。配合整修工程,约一个月前,新招牌以贴字方式设立,分别以马来文、华文及泰米尔文写上“爱大华公共巴刹”,其中马来文置于上方,字体略大,以示主要语言地位。
阿末法德里质疑三语政策
阿末法德里日前在社交平台 X(前推特)上载倪可敏的相关贴文截图,并质问:“恭喜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爱大华巴刹成功建设。但我想问,是否有必要在墙上设置三语?这是否会成为房地部的政策,在所有官方政府大楼使用三语?请回答。”
网民反驳:爱大华多元文化早已根深蒂固
阿末法德里的质疑并未获得广泛认同,反而引来众多友族网民反驳。他们强调,爱大华一向以多元文化共存,使用多语言完全没有问题。
一名网民留言:“爱大华是我的家乡,在这里使用华语并无不妥。我们霹雳州人,尤其是曼绒人,早已习惯与其他种族和谐共处。”
另一名网民表示:“从未踏足这里的人,却对本地事务妄加评论,真是莫名其妙。我们在爱大华生活几十年,彼此相处融洽,从来没有问题。”
还有人反问:“您去过爱大华吗?这里是一个多元混合区,三大族群的人口比例相近,因此设立三语招牌完全合理。”
张传文:多元是国家财富 伊党操弄种族课题
针对阿末法德里的质疑,曼绒市议员张传文在社交平台发文回应,强调多语言使用的权利受宪法保障,而马来西亚的多元性正是国家的一大财富。
“爱大华拥有三大族群居民,巴刹翻新后增设三语招牌,有何不妥?为何不去质疑吉兰丹的郑和广场也设有多语牌楼?实际上,伊党已经走火入魔,只会利用种族和宗教课题来捞取廉价政治资本。”
他进一步表示:“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领导的部门秉持多元开明路线,政策方向明确。多元、开明、进步与包容,才是马来西亚应当推崇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