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女子因使用某网红出售的护肤品,导致脸部出现严重问题,被诊断为“激素脸”。她一旦停用该产品,皮肤便爆发红肿痤疮,甚至形同“烂脸”。事件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而涉事网红的护肤品更被指含有水银等违规成分,已被卫生部禁售。

从欣喜到崩溃,女子遭遇“激素脸”

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其姐妹因信赖某知名女网红,不仅到其店内接受微整形项目,还顺手购买了三套护肤品。起初,姐妹对产品赞不绝口,认为皮肤变得光滑透亮。然而,一旦停止使用,这种“美丽”便化为恶梦——额头迅速爆发大面积脓包型痤疮,皮肤变得极度敏感脆弱,最终被医生诊断为“激素脸”。

该网友痛心地表示,姐妹使用该网红产品后,皮肤状况比过去十年来任何时候都要糟糕。她的姐妹因皮肤恶化,变得焦虑不安,甚至不敢出门,害怕被人看到自己如今的模样,整个人也因此丧失自信。尽管她已花费高昂费用求助皮肤科医生,但至今仍无法根治,陷入长期治疗的困境。

产品涉违规成分,网红遭质疑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开始关注该网红护肤品的安全性。此前,已有报道称,该产品**含有水银、苯二酚(Hydroquinone)、维甲酸(Tretinoin)和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 17-valerate)**等成分。这些物质虽然在特定医疗条件下可以使用,但若长期滥用,可能导致皮肤依赖、色素沉着,甚至损害肝肾功能。

卫生部已宣布,这些护肤品因违规成分被禁售,并警告所有销售商和分销商必须立即停止贩售,否则将违反1984年《药妆控制条例》。一旦触法,最高可被判处 2万5000令吉罚款,或监禁不超过3年

消费者维权艰难,网红态度受争议

受害者不仅担忧皮肤健康问题,还对网红的处理方式感到愤怒。据悉,该女子在得知产品含违规成分后,曾通过Instagram联系网红,希望对方退还500令吉的微整项目订金,但对方迟迟未给出明确回应。

不少网友对此事展开讨论,有人表示:“网红卖护肤品根本不专业,光靠营销就能割韭菜?”也有人认为:“买护肤品还是要选择正规品牌,别被网红种草带偏了。”

警惕激素护肤品,专家建议慎选产品

皮肤科专家提醒消费者,许多违规护肤品之所以能短时间让皮肤变好,是因为添加了激素或其他违规成分,但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皮肤屏障受损,停用后反弹更严重。因此,在选择护肤品时,应避免盲目追随网红推荐,而是关注产品成分,选择经过正规机构认证的品牌

目前,该网红尚未就事件作出正式回应,而受害者仍在努力寻求法律途径维权。此事也再次提醒大众,护肤品安全不容忽视,选择时务必谨慎,以免付出沉重代价。

上一则新闻“吃一颗Panadol会残留体内五年”
下一侧新闻《哪吒2》即将在马来西亚上映 GSC官宣上映时间